第1章 汉江流域防洪减灾体系
1.1 流域概况
1.1.1 自然地理
1.1.2 水文气象
1.1.3 历史洪灾
1.1.4 经济社会
1.1.5 流域开发与治理
1.2 防洪工程体系
1.2.1 堤防
1.2.2 水库
1.2.3 蓄滞洪区
1.2.4 分洪道
1.2.5 河道整治工程
1.2.6 现状防洪能力
1.3 防洪非工程措施体系
1.3.1 监测预报体系
1.3.2 汉江洪水防御方案体系
1.3.3 信息化系统建设
第2章 秋季暴雨洪水
2.1 气候背景及天气成因
2.1.1 气候及环流背景
2.1.2 雨情概况
2.1.3 暴雨过程统计
2.2 降雨发展历程及特征
2.2.1 降雨发展历程
2.2.2 降雨特征
2.3 洪水过程
2.3.1 洪水发展过程
2.3.2 丹江口水库入库洪水过程
2.4 洪水还原及定性
2.4.1 洪水还原
2.4.2 洪水定性
2.5 2021年秋季洪水特性及地区组成
2.5.1 洪水特性
2.5.2 洪水地区组成
第3章 秋汛防御与蓄水调度
3.1 第一次洪水防御与夏秋汛期过渡(8月22 25日)
3.1.1 预报与实况雨水情
3.1.2 防洪形势分析
3.1.3 预警及应急响应
3.1.4 调度目标确定
3.1.5 丹江口水库调度过程
3.1.6 其他水工程调度过程
3.1.7 小结
3.2 第二次洪水防御(8月28—31日)
3.2.1 预报与实况雨水情
3.2.2 防洪形势分析
3.2.3 预警及应急响应
3.2.4 调度目标确定
3.2.5 丹江口水库调度过程
3.2.6 其他水工程调度过程
3.2.7 小结
3.3 第三次洪水防御(9月1—3日)
3.3.1 预报与实况雨水情
3.3.2 防洪形势分析
3.3.3 预警及应急响应
3.3.4 调度目标确定
3.3.5 丹江口水库调度过程
3.3.6 其他水工程调度过程
3.3.7 小结
3.4 第四次洪水防御(9月4—12日)
3.4.1 预报与实况雨水情
3.4.2 防洪形势分析
3.4.3 预警及应急响应
3.4.4 调度目标确定
3.4.5 丹江口水库调度过程
3.4.6 其他水工程调度过程
3.4.7 一J、结
3.5 第五次洪水防御(9月17—19日)
3.5.1 预报与实况雨水情
3.5.2 防洪形势分析
3.5.3 预警及应急响应
3.5.4 调度目标确定
3.5.5 丹江口水库调度过程
3.5.6 其他水工程调度过程
3.5.7 小结
3.6 第六次洪水防御(9月24日至10月1日)
3.6.1 预报与实况雨水情
3.6.2 防洪形势分析
3.6.3 预警及应急响应
3.6.4 调度目标确定
3.6.5 丹江口水库调度过程
3.6.6 其他水工程调度过程
3.6.7 小结
3.7 第七次洪水防御与丹江口水库蓄水(10月2—10日)
3.7.1 预报与实况雨水情
3.7.2 调度目标确定
3.7.3 预警及应急响应
3.7.4 前期蓄水准备工作
3.7.5 丹江口水库调度过程
3.7.6 其他水工程调度过程
3.7.7 小结
3.8 后期高水位维持
第4章 工程备训与度汛巡查监测
4.1 汛前准备
4.1.1 省级自查情况
4.1.2 汛前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4.1.3 汛前“83·10”洪水调度演练
4.1.4 丹江口水库大坝蓄水试验与安全评估结论
4.2 丹江口水库洪水期间安全监测及巡查
4.2.1 检查依据与组织分工
4.2.2 工程巡查
4.2.3 大坝安全监测
4.2.4 地震监测
4.2.5 库岸稳定监测
4.2.6 库区水质监测
4.2.7 库周渗漏监测
4.3 其他工程度汛检查
4.3.1 孤山航电枢纽
4.3.2 雅口航运枢纽
4.3.3 新集水电站
4.3.4 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
第5章 综合效益
5.1 防洪效益
5.1.1 水库拦洪作用
5.1.2 防洪效益
5.1.3 其他
5.2 供水效益
5.2.1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供水
5.2.2 汉江中下游供水
5.2.3 清泉沟供水
5.3 发电效益
5.4 生态效益
5.4.1 控制伊乐藻过度生长生态调度试验
5.4.2 促进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生态调度
5.5 总体评价
第6章 认识与思考
6.1 主要认识
6.2 思考和建议
6.2.1 思考
6.2.2 建议
大事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