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赤贫中起家的“和尚皇帝”
一个穷酸的放牛娃
人们常说,苦难就像一块磨刀石,可以把人打磨得锋利无比。这句话在朱元璋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朱元璋(1328—1398),出生于安徽濠州(今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的祖籍是江苏沛县,祖上数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后来世道不好,家境日益败落。到朱元璋的父亲这一代,其一家人不得不流落到濠州,在这里才生下了朱元璋。父亲给其起名朱重八。
“重八”就是“八八”,也就是说,朱元璋又叫“朱八八”。为什么其父会给朱元璋起如此奇怪的一个名字呢?
实际上,朱家几代人的名字,都跟数字有关。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
朱重八父亲名字:朱五四。
朱家人之所以取这样的名字,并非因为朱家世世代代是搞数学研究的,或者对数字有特别的嗜好,而是因为在元朝时实行了“数字化管理”。
据清朝人俞樾的《春在堂随笔》第五卷记载:“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意思是说元朝禁止普通老百姓取正式名字,只让他们按排行或者父母的年龄编个号。也就是说,在元朝,地位低下的汉人尤其是南方的汉人,如果不能走上仕途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家族排行命名。 当然,也有人不认同这种说法,这里姑且不讨论。总之,这从侧面反映了朱家当时社会地位的低下。
不单名字怪,朱元璋的相貌也怪。
关于朱元璋的相貌,历来传说众多。不过综合众多资料,他的长相应当不敢恭维,《明史》只是说“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到底什么是“姿貌雄杰,奇骨贯顶”,那就凭个人自己去理解了。反正做了皇帝,自然会有人主动想办法去为他遮掩粉饰。
据说,因为他的长相让画师很为难,因此,为了给他画像,还出了好几条人命,甚至有几位画师因为揣摩不到“圣意”而丢了脑袋。其实,画像是一件小事,但它反映出的问题却很严重,一个连自己的相貌都忌讳的人,怎么会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后来做了皇帝的朱元璋,似乎确实丢弃了贫穷时的某些美德。
其实,根据民间传说,朱元璋不同于常人的地方还远远不止这些。
传说在他还没出生时,有一天,他的母亲陈氏在麦场坐着休息,突然从西北方向来了一个道士。这道士面如冠玉,留着长胡子,头戴簪冠,身穿红服,手里拿着象简(即象笏,象牙制的手板)。他来到麦场也不说话,只用象简在手中拨弄白丸。
陈氏很好奇,就问道士:“这是什么东西?”
道人抬起头来,神秘地一笑说:“这是大丹,你若要,我给你一粒。”
陈氏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接过大丹,只见它晶莹圆润,很好吃的样子,就情不自禁地把它吞了下去。说也奇怪,她刚一吞下大丹,那个道士就忽然一下消失不见了。
十个月后,陈氏生了一个男孩,当然就是朱元璋。
还有一种传说也很有趣,说朱元璋出生的时候,自东南飘来一股白气,贯穿房屋,奇特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里,一整夜都没有散去。
P1-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