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御容 与 真相 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8078063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4-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董丽慧,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艺术与跨文化艺术交流。出版专著《西洋图像的中式转译》。近年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国学与西学国际学刊》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多次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大学人文社科项目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深刻剖析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视觉文化领域发生巨变的力作。依托丰富的史料支撑与近二百幅珍贵图片,作者从绘画、摄影、画报、工艺美术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审视了近代中国肖像艺术的演变轨迹,以及“写实”与“真实”观念在这一过程中的深刻重塑。书中尤为聚焦于两大视觉文化现象:一是传统“御容”艺术如何跨越宫廷界限,实现向民间的视觉转型;二是现代“真相”观念如何在视觉文化中确立,并影响深远。
  《“御容”与真相 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的研究视野广阔,不仅触及统治者的“御容”艺术,亦深入普通中国人的“照相”世界,从宫廷到民间,从传统到现代,细腻描绘出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的多元图景。作者巧妙地将“肖像”视为集偶像崇拜、图像传播与形象想象于一体的复合体,深入剖析其多重属性与意义。全书结构严谨,分为“看见御容”“制造幻象”“寻找真相”三个部分,从表象、潜流、本质三个层面,勾勒了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的三重进路。通过对慈禧肖像公开化的深入剖析、写实艺术对现代视觉观念的塑造,以及民间对真相的视觉探索等议题的详尽探讨,作者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视觉文化领域内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与民间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对话与交融,同时阐述了以慈禧肖像为核心的清代宫廷肖像的制作及其外政治生态的变化,以及近代西方摄影术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渐渐“东方化”的现象。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导论 肖像:视觉文化转型的一个议题
一、何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的一种历史分期
二、两种“肖像”:从“前现代”到“现代”的中西脉络比较
三、追问“写真”:传统肖像术语及其本土价值
四、何以“肖像”:近代中国视觉文化的一个议题

上编 看见“御容”
第一章 新政:“御容”禁忌的千年之变
一、新观众:清末新政与慈禧肖像预设受众的转变
二、新“御容”:慈禧形象在国外媒体的传播与祛魅
三、小结:祛魅的圣容与流转的现代性表征
第二章 博弈:宫廷肖像的跨国塑造
一、跨国合作:“御容”公开的肇始与契机
二、从祝寿到娱乐:1904年世博会与错位的跨国形象塑造
三、小结:博弈与错位的肖像外交
第三章 大像:油画“御容”的制作始末
一、外交着黄与私服着蓝:卡尔的前两幅油画
二、咸丰披肩与同治宝座:参展世博会大画及小稿
三、妥协与折中:卡尔作画的限制
四、半中国风格与非西方典型:华士的两幅油画
五、余绪:两幅大型油画像的百年展陈及其国际语境
六、小结:视觉文化转型、失败及反思
第四章 小像:宫中行乐图及其公共传播
一、行乐图:跨文化比较中的视觉呈现
二、读书像:视觉语言的性别分化与符号指涉
三、佛装像:从现实空间到精神统摄
四、扮观音:化身全能神祗
五、梳妆像:从女族长到东方仕女
六、小结:晚清国家形象跨文化输出的开端与失败

中编 制造幻象
第五章 复魅:走向民间的清官扮装像
一、新传播:从宫廷到公众
二、新技术:幻境的新生
三、新形象:天下与寰球
四、小结:从“向内”到“向外”的形象转型
第六章 误读:中西之间的民间图像交流
一、图解:西式、中式、中西杂糅
二、对话:从“御容”到图像
三、语境:视线交织的现代性
四、小结:一种“误读式融合”的可能性
第七章 融合:民间图像的跨国制作与展陈
一、缘起:何为“艺术性”与“中国样式”
……
下编 寻找真相
结论 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的进路及超越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