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于市场分工的理论
第一节 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
第二节 市场分工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市场的本质
第二章 古典时期的贸易理论
第一节 斯密反对的目标:重商主义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斯密的国际贸易思想:一个简易模型
第三节 李嘉图的国际贸易思想:一个简易模型
第四节 斯密和李嘉图贸易理论的关系
第五节 古典时期贸易理论的几何表述
第六节 古典时期贸易理论的相对成本表述
第七节 古典时期贸易理论的机会成本表述
第八节 穆勒的交换比价理论
第九节 古典时期贸易理论结构图示
第三章 新古典时期的贸易理论
第一节 生产要素理论
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H-O)定理
第三节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图示和几何表述
第四节 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关系
第五节 四大定理及其逻辑关系(附:结构图示)
第六节 里昂惕夫之谜
第七节 自由贸易理论的胜利
第四章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分工
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的经济世界
第二节 规模经济效应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
第四节 倾销的本质
第五节 新贸易理论的结构图示
第五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贸易作为“增长的引擎”
第二节 贸易打造的世界
第三节 贫困化增长
第四节 “荷兰病”
第五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六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
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第三节 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中心一外围理论
第四节 国家安全原因
第七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进口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第二节 出口促进措施
第三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
第四节 汇率的作用
第五节 公共选择理论的解释
第八章 国际服务贸易
第一节 服务的商品属性
第二节 服务业的井喷式发展
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基础
第五节 数字贸易
第九章 生产要素贸易
第一节 生产要素流动模型
第二节 技术的流动
第三节 技术周期理论
第四节 加工贸易和服务外包
第五节 生产要素贸易与产品贸易的关系
第十章 国际贸易制度安排
第一节 拆除市场的“篱笆”
第二节 国际贸易制度的现实困境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节 国际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