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化的中国图景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6133703
  • 作      者:
    作者:郑有贵|责编:陈实//潘凯//曾诗玉
  • 出 版 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对国内外长时段的现代化演进作出实证分析,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目标提升、主题拓展、道路创造、优势厚植、全面发展、使命任务、守正创新等八个维度对“现代化的中国图景”进行动态呈现,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历史方位、原创贡献、发展方向的研究。书中基于长期调研,将宏观研究与基层实践贯通起来,致力于对长时段动态演进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梳理、新归纳、新判断、新结论,为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研究贡献力量,同时着力呈现基层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中的具体实践,使中国式现代化可知可感。全书观点鲜明、立论严谨、图文并茂,理论阐释科学清晰,故事案例深入浅出,为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读本。
展开
目录
绪论 命题答卷: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
一、现代化命题
二、中国式现代化答卷
三、中国式现代化经验
第一章 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及其对人类社会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将从质和量两个维度改变世界现代化人口版图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摒弃和超越了两极分化的现代化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摒弃和超越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偏废的现代化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摒弃和超越了竭泽而渔的现代化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摒弃和超越了基于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思维推进的现代化
第二章 目标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内涵的拓展提升
一、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
二、转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拓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提升: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章 主题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的两大主题和战略支点
一、以发展实业为基础促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全面发展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做好发展战略性先导产业、攻克重大关键科技、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等战略支点
第四章 道路创造:坚持自信自立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一、落后的近代中国选择向工业化先发国家学习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形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创
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走出
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走出的原因
第五章 优势厚植:中国式现代化跨越发展机制的构建
一、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体系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二、公有制的建立和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坚持是中国式现代化跨越发展的根基
三、农村社区集体统筹和积累机制促进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四、集中力量办大事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由受弱势窘境困扰向优势跨越发展转变
第六章 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演进中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路径
一、基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在产业体系现代化演进中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三、基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致力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七章 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由全面小康向现代化强国大跨越的目标任务和战略安排
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明确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目标指向
三、“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赋予人类文明新形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丰富内涵
第八章 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对人民性的坚守和保障
一、本质要求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坚守及其目标指向
二、重大原则对坚守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保障
三、基于人民立场和人民至上理念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