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浮游植物(浮游藻类)的概念、生态地位、监测意义,以及浮游植物传统和现代监测评价方法,在总结前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上游(包括金沙江地区)典型区域,介绍了在研究区域开展的浮游植物监测实践,并对河湖监测管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第一章介绍了长江上游地区自然地理、水系、水文气象、经济社会和环境状况,以及长江上游浮游植物监测概况。第二章介绍了浮游植物的概念、形态结构与繁殖方式、生态地位及应用价值。第三章介绍了浮游植物的分类及常见种类,并对常见种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第四章论述了浮游植物与气象条件、水文水动力条件、水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论述了浮游植物与富营养化、水华的关系,介绍了常见水华种类、危害及其防治方法。第五章阐述了浮游植物形态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监测方法,并简单介绍了遥感、高光谱、自动监测等新技术在监测中的应用。第六章阐述了长江上游干流重庆段的监测实践。第七章介绍了金沙江下游向家坝库区的监测实践。第八章介绍了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库区的监测实践。第九章介绍了三峡库区支流大宁河的监测实践。第十章介绍了三峡库区支流小江(澎溪河)的监测实践。第十一章介绍了长江上游支流赤水河(四川段)的监测实践。第十二章介绍了长江上游流域酉水河(重庆段)的监测实践。第十三章介绍了长江上游典型湖泊泸沽湖的监测实践。第十四章介绍了长江上游典型湖泊邛海的监测实践。第十五章是浮游植物生理特性研究一例。第十六章是结语和展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