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医疗街的起源与发展
1.1 医疗街的产生与发展
1.1.1 医疗街的原型
1.1.2 国外医疗街的发展
1.1.3 医疗街在国内的发展
1.2 医疗街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1.2.1 技术力量的驱动
1.2.2 人文社会科学的驱动
1.2.3 医疗服务模式、服务体制的驱动
2 医疗街模式下综合医院的设计
2.1 综合医院的功能构成与组织构成
2.1.1 综合医院的功能结构
2.1.2 综合医院的模式类型
2.2 医疗街模式下综合医院建筑的发展与变化
2.2.1 形态特征的发展与变化
2.2.2 空间形式与尺度的发展与变化
2.2.3 功能与环境的发展与变化
2.3 医疗街模式在我国的运用现状
2.3.1 医疗街在新建筑中的运用
2.3.2 医疗街在老医院改扩建中的运用
3 医疗街系统的构成分析
3.1 将集成论引入医疗街设计
3.1.1 作为复杂系统的医疗街设计
3.1.2 医疗街设计与集成论
3.2 医疗街系统的集成要素
3.2.1 功能布局
3.2.2 交通组织
3.2.3 空间组织
3.2.4 寻路导向
3.2.5 环境营造
3.2.6 服务设施
3.3 医疗街系统的环境构成
3.3.1 系统的时间环境
3.3.2 系统的经济环境
3.3.3 系统的物理环境
3.3.4 系统的社会、文化、制度环境
3.4 医疗街系统的要素结构
3.4.1 医疗街与医院规划
3.4.2 医疗街系统与医院功能组织
3.4.3 医疗街内部系统
4 医疗街使用者的需求、行为分析
4.1 使用人群的需求分析
4.1.1 病人的心理与需求
4.1.2 医护人员的心理与需求
4.1.3 探视人员的心理与需求
4.2 使用人群的行为分析
4.2.1 人群行为模式
4.2.2 医院人群的行为模式
4.2.3 人群的行为模式对空间形态、布局的影响
4.3 人性化与医疗街设计
4.3.1 医疗街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4.3.2 医疗街人性化的设计需求
5 构建以人为本的医疗街评价体系
5.1 高效性
5.1.1 功能布局高效
5.1.2 交通组织高效
5.1.3 空间组织高效
5.1.4 寻路导向高效
5.1.5 服务设施高效
5.2 健康性
5.2.1 环境营造健康
5.2.2 服务设施健康
5.3 安全性
5.3.1 功能布局安全
5.3.2 空间组织安全
5.3.3 服务设施安全
5.4 舒适性
5.4.1 功能布局舒适
5.4.2 交通组织舒适
5.4.3 空间组织舒适
5.4.4 环境营造舒适
5.5 可持续性
5.5.1 功能布局可持续
5.5.2 交通组织可持续
5.5.3 环境营造可持续
6 大型综合医院医疗街的实际案例
6.1 大型综合医院分析案例选择
6.1.1 医疗建筑与地域环境
6.1.2 医疗建筑与医疗环境
6.1.3 研究对象选择
6.2 珠三角地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6.2.1 基本信息
6.2.2 高效性分析
6.2.3 健康性分析
6.2.4 安全性分析
6.2.5 舒适性分析
6.2.6 可持续性分析
6.3 北方地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
6.3.1 基本信息
6.3.2 高效性分析
6.3.3 健康性分析
6.3.4 安全性分析
6.3.5 舒适性分析
6.3.6 可持续性分析
6.4 长三角地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余杭院区
6.4.1 基本信息
6.4.2 高效性分析
6.4.3 健康性分析
6.4.4 安全性分析
6.4.5 舒适性分析
6.4.6 可持续性分析
7 综合医院医疗街评价体系的建立
7.1 医院建筑评估理论研究
7.1.1 建筑使用后评估的基本概述
7.1.2 现有建筑后评估研究梳理
7.2 构建评价体系新原则
7.2.1 评价前端——指标系统性原则
7.2.2 评价中端——工具有效性原则
7.2.3 评价后端——建立动态评价机制
7.3 综合医院医疗街评价体系的形成
7.3.1 评价范围及流程
7.3.2 利用结构性问卷进行定量评价
7.3.3 利用行为测量评价法进行验证性评价
7.3.4 建构动态评估辅助知识库
8 医疗街设计优化策略及未来展望
8.1 医疗街设计优化策略
8.1.1 功能布局优化策略
8.1.2 交通流线优化策略
8.1.3 空间组织优化策略
8.1.4 寻路导向优化策略
8.1.5 环境营造优化策略
8.1.6 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8.2 医疗街设计的展望
8.2.1 理念革新
8.2.2 模式革新
8.2.3 设计革新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