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语本体语言观探索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5273674
  • 作      者:
    作者:何清强//王文斌|责编:施敏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研究在中西哲学本体论比较和以汉英对比为主的语言对比的基础上,定位于时空规定性这种形而上的、纯然本原的层次,究问并回答“汉语的本质特点是什么”这一语言本体论问题,进而确立汉语话语体系下的本体语言观。 本研究以“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为基本思路,提出汉语为空间思维型语言这一本体语言观构想,通过哲学比较和语言对比的相互参证,最终以语言作为根本立足点,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具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讨论。结论是:时空的抽象与具象、动态与静态、线性与块状等不同特点表征于语言,就会形成不同语言在范畴化程度、融合程度、动词与名词的不同地位及语法结构的连续性与块状性、勾连性与离散性、不可逆性与可逆性等方面的差异。在文字、构词、句法、篇章各个层面的反映时空的抽象与具象、动态与静态、线性与块状等特点的诸多语言特征上,汉语明显倾向于后一种特点,如范畴化程度较低,融合程度较低,名词包含动词,语法结构具有块状性、离散性和可逆性,等等。因此,与时间思维型语言的英语不同,汉语是空间思维型语言,汉语表层结构表现出来的各种个性特点不过是汉民族精神层面的空间意识的语言表征。
展开
目录
语法标注术语表
上篇 理论基础
第一章 导论
1.1 汉语研究的困境——从汉语词类研究谈起
1.1.1 “词类”的提出
1.1.2 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
1.1.3 汉语词类研究的两大困境
1.2 汉英语言的系统性差异——以意合和形合为例
1.2.1 汉英文字上的意合与形合
1.2.2 汉英构词上的意合与形合
1.2.3 汉英句法上的意合与形合
1.2.4 汉英篇章上的意合与形合
1.3 汉语研究困境的出路——确立汉语的本体语言观
1.3.1 语言对比
1.3.2 哲学比较
1.3.3 汉语本体语言观假设
1.4 本研究的意义、方法等
1.4.1 本研究的意义
1.4.2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1.4.3 几点说明
第二章 中西哲学时空观比较
2.1 西方哲学存在与时间的同一性
2.1.1 西方哲学存在与时间的同一性
2.1.2 西方哲学存在与时间同一性的词源检视
2.2 中国哲学的整体观与空间性思维
2.2.1 中国哲学的整体观与空间性思维
2.2.2 中国哲学空间整体观的词(字)源检视
2.3 小结
第三章 人类语言的时空性
3.1 抽象与具象
3.1.1 音与形
3.1.2 范畴化程度
3.1.3 融合程度
3.2 动态与静态
3.2.1 动词与名词的地位
3.2.2 时间信息范畴化的精细程度
3.3 线性与块状
3.3.1 语法结构的连续性与块状性
3.3.2 语法结构的勾连性与离散性
3.3.3 语法结构的不可逆性与可逆性
3.4 小结
下篇 汉语的空间特性探究
第四章 汉字的空间特性
4.1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4.1.1 自源文字与其语言的适配关系
4.1.2 借源文字与其语言的适配关系
4.2 汉字的具象性
4.2.1 文字形、音、意的关系
4.2.2 汉字的具象性
4.3 错序汉字文本阅读实验
4.3.1 字母文字的情况
4.3.2 汉字的情况
4.4 小结
第五章 汉语构词的空间特性
5.1 词汇的根基——名词还是动词
5.1.1 英语的“iloun”与汉语的“动词”
5.1.2 汉语词汇的根基——名词
5.1.3 英语等印欧语词汇的根基——动词
5.1.4 构词方式折射的思维方式及语言的本质特点
5.2 词构与句构的关系
5.2.1 汉语词构与句构的一致性关系
5.2.2 离合词——汉语词构句构一致性的典型代表
5.3 体点复合词——空间型思维的直观表现
5.4 小结
第六章 汉语句法结构的空间特性
6.1 词类范畴化程度
6.1.1 汉英词类范畴化历时过程
6.1.2 汉英词类范畴化共时程度
6.1.3 汉英词类范畴化程度不平衡的语用表现
6.1.4 汉英词类范畴化程度不平衡的认知表现
6.1.5 汉英词类范畴化程度不平衡的脑神经表征
6.2 名词与动词的句法地位
6.3 形态手段与词汇手段
6.4 句法结构的连续性与块状性
6.4.1 主语凸显与话题凸显
6.4.2 句法结构的单义性与多义性
6.4.3 句子成分的固定与移位
6.5 “整体+部分”在汉语句法结构的直接表现
6.5.1 领属结构
6.5.2 处所短语和时间短语内部的语序
6.5.3 三种句式
6.6 小结
第七章 汉语篇章结构的空间特性
7.1 几组概念的界定
7.1.1 语篇、话语、篇章
7.1.2 小句、篇内句
7.2 汉语篇章结构的块状性与离散性
7.2.1 汉语篇章结构的块状性与离散性
7.2.2 汉语篇章结构的块状性和离散性的表现形式
7.3 定量研究
7.3.1 话题链
7.3.2 汉英篇章结构差异定量研究
7.4 小结
第八章 汉语存在结构及相关问题探讨
8.1 人类语言存在结构类型概况
8.1.1 处所+存在物+存在动词
8.1.2 处所+存在动词+存在物
8.1.3 处所+存在物
8.1.4 存在物+存在动词+处所
8.1.5 存在物+处所+存在动词
8.1.6 存在物+处所
8.1.7 存在动词+存在物+处所
8.1.8 存在动词+处所+存在物
8.1.9 存在标记+存在物+处所
8.2 汉语的存在结构
8.2.1 结构方式
8.2.2 基本存在动词
8.2.3 存在范畴与领有范畴的关系
8.3 汉语存在结构的时空本性
8.4 小结
第九章 汉语位移事件时间信息的表达
9.1 汉语和英语的时间系统概述
9.1.1 有无时体
9.1.2 时体的界定
9.1.3 时体的关系
9.1.4 时体表达手段
9.2 位移事件
9.3 汉英已然位移事件中的时间表达
9.3.1 句子层面
9.3.2 篇章层面
9.4 讨论和结论
第十章 从进行体看汉语的空间性
lO.1 人类语言进行体表达式的类型
10.1.1 涉及核心动词自身的形态变化
10.1.2 核心动词以外的进行体标记
10.1.3 核心动词的名词化形式
10.2 汉英进行体表达式的类型归属
10.3 汉语“正”类进行体标记的语法化
10.3.1 “正”的语法化
10.3.2 “在”的语法化
10.3.3 “正在”的语法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