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体观推进结构性改革 促进公共风险最小化(代序)
第一篇 论风险分配、公共风险与财政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分析
经济学关于不确定性认知的变迁
基于公共风险重新定义公共产品
全面认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在改革创新中持续推进降成本——基于整体观和风险观的认知
财税如何降成本
第二篇 论人的现代化与共同富裕
人的现代化与共同富裕
论人民至上的市场经济
深入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逻辑
关于共同富裕和再分配关系的一点思考
促进共同富裕:应从流量和存量两个维度入手
论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休制基础
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北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需要改革乡二元体制
金融促进共同富裕需要转向人本逻辑
第三篇 论高质量发展与数字化
用高质量发展来创新机遇
人力资本、公共服务与高质量发展
新经济数字化金融化趋势与财税体制改革——以构建确定性应对新超势下的不确定性
数字金融将引领亚太经济新未来
数字财政或将重构财政体系
经济数字化和金融化中的金融税制转型分析
论高质量发展与税收制度的适应性改革
第四篇 论央地关系与财税体制改革
中国财政体制:探索与展望
当前央地财政关系的根本问题
央地财政关系改革的理论解析
论嵌入国家治理的财税体制改革
从国家治理视角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公共风险视角下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研究
建设统一大市场,财政体制设计需要新思路
第五篇 论宏观经济政策与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应转向不确定性与风险——基于反思经济周期的思考
宏观经济、资产负债表与会计计量
积极财政政策的变迁
风险社会背景下的财政政策转型方向研究
以公共风险的结构和强度重塑财政政策体系
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公共风险分析框架
第六篇 论财政金融协同
财政金融协同的目标应转向公共风险管理
转变传统思路,促进财政金融政策协调发展
政府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的责任
财政对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性
关于现代货币理论的四个观点
赤字货币化:风险权衡的一种合理选择
第七篇 论风险变化中的财政
人民财政观
新中国70年发展的财政逻辑
财政改革四十年的基本动力与多维观察——基于公共风险的逻辑
第八篇 论财政自主知识体系
基于风险逻辑的中国财政学
构建财政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底层逻辑
构建适应数字文明时代的新财政理论
顺应新时代的召唤构建财政学新逻辑
财政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
以“整体观、共生观、演化观”理念推进财政理论创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