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翻译硕士学位设立背景及发展历程
1.1 翻译硕士学位设置的整体背景
1.1.1 翻译学的内涵
1.1.2 翻译学科的建立及其在本科阶段的发展历程
1.1.3 翻译硕士专业的建立
1.1.4 我国翻译硕士学位的时代发展背景
1.1.5 我国翻译硕士学位的学科发展背景
1.1.6 总结
1.2 翻译硕士学位的发展历程
1.2.1 2007年第一批次
1.2.2 2010年第三批次
1.2.3 2014年第五批次
1.2.4 2018年第八批次
1.2.5 2021年第十一批次
1.2.6 总结
第2章 主要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培养发展现状
2.1 理工类院校含义及特征
2.1.1 理工类院校含义
2.1.2 理工类院校特征
2.2 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教育发展现状
2.2.1 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培养建设概观
2.2.2 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培养样本选择
2.2.3 培养方案设置
2.2.4 师资队伍建设
2.2.5 软硬件设施情况
2.2.6 科研成果
2.2.7 实践教学环节
2.2.8 毕业论文
2.2.9 就业情况
2.3 新文科背景下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培养发展的现实机遇
第3章 翻译硕士培养环节解析
3.1 翻译硕士培养单位基本情况简介
3.2 翻译硕士办学理念解析
3.2.1 对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
3.2.2 办学特色
3.3 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订
3.3.1 培养方案总体概论
3.3.2 培养方案解析
3.4 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双向选择与考核
3.4.1 整体概况
3.4.2 硕士研究生与指导教师互选程序
3.4.3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及考核要求
3.5 翻译硕士校内外实践的安排与考核
3.5.1 实践教学总体概况
3.5.2 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3.5.3 实践教学的考核与管理
3.6 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写作框架构建
3.6.1 学位论文选题要求
3.6.2 学位论文形式及要求
3.7 思政元素在翻译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应用
3.7.1 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3.7.2 在翻译硕士的培养过程中融人思政教育
3.8 校院两级国际化办学体系下翻译硕士教师的国际化进程
第4章 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培养模式发展建议
4.1 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1.1 课程设置问题
4.1.2 师资队伍建设和导师双向选择问题
4.1.3 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维护问题
4.1.4 实践过程的监管问题
4.1.5 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写作问题
4.2 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培养模式发展建议
4.2.1 修订培养方案,突出翻译硕士的实践性
4.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双选环节
4.2.3 新增高水平实践基地,维护建设已有基地
4.2.4 加强实践过程监管,确保学生实践质量
4.2.5 拓展毕业论文写作形式,提升论文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