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当代新诗创作与传统文化的民间智慧 王毅
“人民”眼中的世界——1949-1965年间中国文学的世界书写 朴婕
历史、互文与细节描写——评孙甘露《千里江山图》 李松睿
论女频网络文学叙事结构的新变(2020-2021年) 李玮
从网络性到交往性——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源 黎杨全
网络科幻小说二十年:定义、历史与类型 鲍远福
身体的虚拟远程在场——评“网络桌面戏剧”现象 李博
中国式心性现实主义范式的成熟道路——兼以《人世间》为个案 王一川
“拼盘电影”的共同体美学——以“国庆三部曲”为例 张经武 范晨琦
《雄狮少年》:国产现实主义动画电影的新探索 邹波 屈立丰
论湖北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的经典性——兼对国家大剧院复排改编版的反思 何宽钊
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方向:刀法新境和谱系架构 魏广君
书法经典的阐释与审美追加——中国书法经典研究之二 丛文俊
“墨气”“墨韵”——山水画“墨”之独立审美的阐释 需繁玮
“讲话”精神与“人民之眼”:延安时期摄影文化建设的普遍与特殊 李晓洁 王自牧
中国雕塑与国家形象 曾成钢
举重若轻,哭笑为戏——观武汉红色曲艺剧《三教街四十一号》 杨晓雪
曲艺文化符号的成因厘清与价值诠释 崔晓
身体与姿态:舞蹈《唐宫夜宴》的跨媒介表演性 王斌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三大艺术突破 冯双白
创造“感受”还是加固“经验”?——从《舞千年》大型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谈起 闫桢桢
现代杂技:从“杂技性”到“杂技剧” 董迎春
艺科融合的公共艺术空间性符号——北京冬(残)奥会外场火炬台设计 陈洛奇
下编
《开端》:人性与世界的双重隐喻 李跃森
当代喜剧节目的“现实性”及其潜能 李静
从“长安”到“洛阳”:马伯庸配方的复刻与消耗 桂琳
精湛技艺与英雄传奇——评杂技剧《呼叫4921》 宋宝珍
以类型创新活力,开启“现实+”网剧新探索 谢辛
网络动画: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可视化”新载体 胡一峰
从“套路”看摄影风格的演进 邢千里
数字化助力美术经典的传播与重生 彭锋
弹幕文化下的网文改编剧——实现艺术追求与大众需求的融合 雷零 刘露梵
经典常新:苏州评弹的传承之道——评盛小云领衔编演的长篇弹词《啼笑因缘·娜事xin说》 潘讯
编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