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食品粉体的概念
1.1.1 粉体概念
1.1.2 食品粉体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1.1.3 食品粉体工程研究内容
1.2 食品粉体的分类
1.2.1 按来源分类
1.2.2 按颗粒大小分类
1.2.3 按颗粒分散状态分类
1.2.4 按粉碎方法分类
1.2.5 按粉碎技术分类
1.2.6 各种食品涉及的粉体
1.3 食品粉体的历史及问题分析
1.3.1 食品粉体的历史
1.3.2 粉体技术在食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 食品粉体的加工
2.1 粉碎的原理
2.1.1 粉碎的概念
2.1.2 物料的基本特性
2.1.3 粉碎机理
2.1.4 粉碎过程物理模型
2.2 粉体的分级
2.2.1 基本概念
2.2.2 分级原理
2.2.3 分级方法
2.3 粉碎与分级的制备
2.3.1 粉碎机的施力作用分类及选择
2.3.2 粉碎机械
2.3.3 分级设备
2.4 食品粉体的制备
2.4.1 前处理
2.4.2 食品普通粉体的制备
2.4.3 食品微米粉体的制备
2.4.4 食品纳米粉体的制备
参考文献
第3章 食品粉体的性能与表征
3.1 粒径与粒度
3.1.1 单个颗粒的粒径
3.1.2 颗粒群体的平均粒径
3.2 粉体粒度与粒径分布
3.2.1 粒径分布的表示方法
3.2.2 食品粉体的粒度测量方法
3.3 食品粉体的形状
3.3.1 食品粉体形状的定性分析
3.3.2 食品粉体形状的定量分析
3.4 颗粒形状的测量及数学分析
3.4.1 颗粒形状的测量
3.4.2 颗粒形状的数学分析
3.5 粉粒的比表面积
3.5.1 连续流动法
3.5.2 容量法
3.5.3 直接对比法
3.5.4 BET比表面积测定法
3.6 粉体的性质
3.6.1 粉体的填充和堆积性
3.6.2 粉体的流动性
3.6.3 粉体的湿润性
3.6.4 粉体的压缩与成形性
3.7 粉碎、粒径与食品品质的关系
3.7.1 粉碎对食品粉体粒径的影响
3.7.2 粉碎对食品粉体形状的影响
3.7.3 粉碎对食品粉体性质的影响
3.7.4 粉碎对食品粉体化学成分的影响
3.7.5 粉碎对食品粉体结构的影响
3.7.6 粉体添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 食品粉体的质量评价
4.1 外在质量
4.1.1 感官性质
4.1.2 显微特征
4.1.3 比表面积
4.1.4 堆积密度(松密度)
4.1.5 休止角与滑角
4.1.6 粒度
4.2 内在质量
4.2.1 水分
4.2.2 灰分
4.2.3 浸出物
4.2.4 重金属
4.2.5 微生物指标
4.2.6 理化性质
参考文献
第5章 食品粉体的生物利用度
5.1 溶解理论
5.1.1 溶解过程的相互作用
5.1.2 影响食品溶解度的因素
5.2 粉体在溶液中的溶出速率
5.2.1 食品粉体的溶出度
5.2.2 溶出度的评价方法
5.2.3 影响食品粉体溶出度的因素
5.2.4 改善食品粉体溶出度的方法
5.2.5 食品粉体的溶出过程与溶出特性
5.3 食品粉体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方法
5.3.1 粉体性质对食品粉体利用度的影响
5.3.2 食品体系组成对食品粉体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5.3.3 粉体工艺对食品粉体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5.3.4 制粉过程对食品粉体营养组分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5.3.5 提高食品粉体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5.4 食品粉体与营养
5.4.1 粉体粒径对食品营养含量的影响
5.4.2 食品粉体消化热力学、动力学参数变化
5.4.3 食品粉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 粉体包装
6.1 包装的基础知识
6.1.1 包装的概念与功能
6.1.2 包装标准
6.1.3 食品包装现代化与发展趋势
6.2 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6.2.1 包装分类和材料的选择
6.2.2 食品包装技术与设备
6.3 食品粉体包装技术与设备
6.4 食品包装所涉及的环保问题
6.4.1 食品包装对环境的污染
6.4.2 减少包装对环境污染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章 食品粉体的安全性评价
7.1 食品粉体安全性的研究内容
7.1.1 整体思想
7.1.2 现代科学化
7.1.3 食品粉体安全问题
7.1.4 食品粉体风险可能性分析
7.2 食品粉体安全性研究方法
7.2.1 基于级联检测的毒理学评价方案
7.2.2 关键理化特性的表征技术
7.2.3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7.2.4 毒代动力学
7.2.5 毒理病理学
7.3 食品粉体安全性研究现状
7.3.1 不同类型食品粉体应用的安全性
7.3.2 原料及生产工艺过程的安全性
7.3.3 食品粉体安全性存在的不足
7.3.4 食品粉体安全性研究与发展的思考建议
7.4 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