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篇 电沉积的一般原理、设备和相关理论概述
第1章 电沉积原理和工艺概述
1.1 沉积方法一般介绍
1.1.1 物理沉积方法
1.1.2 化学沉积方法
1.1.3 电沉积和电化学沉积
1.2 各种电沉积方法
1.2.1 直流电沉积法原理
1.2.2 脉冲电沉积方法
1.2.3 喷射电沉积方法
1.2.4 电刷镀复合电沉积
1.2.5 超声波电沉积
1.3 复合电沉积原理与方法
1.3.1 复合电沉积的原理和特点
1.3.2 复合电沉积层中固体微粒含量的表示方法
1.3.3 复合电沉积层中固体微粒含量的测定
1.4 电沉积的主要设备
1.4.1 实验室电沉积设备
1.4.2 工厂生产企业的电沉积装置
1.5 电沉积金属/合金材料分类
1.5.1 电沉积单金属材料
1.5.2 电沉积合金材料
1.6 电沉积复合材料的分类
1.6.1 按构成复合沉积层的组分分类
1.6.2 功能性复合电沉积层材料
1.6.3 依据复合沉积层组分所起作用的地位分类
1.7 电沉积纳米材料
1.8 关于电极材料和电沉积液的讨论
1.8.1 关于阴极和阳极材料的讨论
1.8.2 电沉积液问题
1.8.3 电沉积溶液的类型
1.8.4 电沉积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第2章 金属/合金的电沉积和复合电沉积理论概要
2.1 金属离子还原的可能性和合金共沉积的条件
2.1.1 金属离子还原的可能性
2.1.2 合金共沉积的条件
2.2 金属电结晶的基本历程
2.2.1 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的存在形式
2.2.2 通电时金属离子的放电历程
2.3 金属配离子还原时的极化
2.3.1 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2.3.2 金属配离子还原时的阴极极化
2.3.3 配合剂种类的影响
2.3.4 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2.3.5 游离配位剂的影响
2.4 结晶的吸附原子表面扩散控制和晶核的形成与长大
2.4.1 结晶的吸附原子表面扩散控制
2.4.2 晶核的形成
2.4.3 晶核长大
2.5 电沉积金属的形态和织构
2.5.1 电结晶的主要形态
2.5.2 电沉积的外延与结晶取向
2.6 合金共沉积理论
2.6.1 合金共沉积的类型
2.6.2 金属共沉积理论
2.7 复合电沉积层共沉积机理
2.7.1 复合电沉积的基本原理
2.7.2 描述复合电沉积给出的数学模型
2.7.3 影响复合电沉积的因素
2.8 脉冲电沉积理论
2.8.1 脉冲电沉积的基本原理
2.8.2 脉冲电沉积中金属的电结晶
2.8.3 脉冲电沉积中双电层的充放电影响
2.8.4 脉冲电沉积中的扩散传质
2.8.5 脉冲电沉积中的电流分布
2.9 对脉冲复合电沉积的影响因素
2.9.1 电解液体系对脉冲复合电沉积的影响
2.9.2 脉冲工艺对脉冲复合电沉积的影响
2.9.3 纳米颗粒对脉冲复合电沉积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章 电沉积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3.1 引言
3.2 硬度的测试方法——静载压入法
3.2.1 硬度的定义和测试特点
3.2.2 维氏硬度
3.2.3 显微维氏硬度
3.2.4 努氏硬度
3.2.5 洛氏硬度和表面洛氏硬度
3.2.6 布氏硬度
3.3 电沉积层的力学性能物理方法测试
3.3.1 表面布里渊散射方法
3.3.2 表面声波法
3.3.3 声显微学
3.3.4 微压入法
3.4 电沉积层力学性能的X射线衍射分析
3.5 沉积层耐腐蚀性能的测试
3.5.1 盐雾试验
3.5.2 腐蚀膏试验
3.5.3 周期浸润腐蚀试验
3.5.4 通常凝露条件下二氧化硫试验
3.5.5 电解腐蚀试验
3.5.6 硫化氢试验
3.5.7 硫代乙酰胺腐蚀试验
3.5.8 湿热试验
3.6 电沉积层耐腐蚀性能的电化学测试
3.6.1 极化曲线法
3.6.2 电化学阻抗谱技术
3.7 电沉积层厚度的测定
17.2 电沉积铜纳米沉积层
17.2.1 制备工艺
17.2.2 添加剂的影响
17.2.3 脉冲参数的影响
17.2.4 电解液温度的影响
17.2.5 pH的影响
17.3 电沉积铬层纳米结构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17.3.1 电沉积工艺、条件和退火处理
17.3.2 沉积铬层形貌观察
17.3.3 沉积层与基体间的互扩散
17.3.4 沉积层的XRD分析
17.3.5 沉积层组织的TEM分析
17.3.6 显微硬度变化
17.4 电沉积纳米Ni-Fe二元合金和Ni-Fe-Co三元合金沉积层
17.4.1 电沉积纳米Ni-Fe二元合金沉积层
17.4.2 电沉积纳米Co-Ni-Fe三元合金沉积层
17.5 电沉积半导体纳米Ag7Te4合金
17.6 电沉积纳米SnO2及其表征
参考文献
第18章 脉冲电沉积(Ni-W-P)/(CeO2-SiO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