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巨型计算机发展综述
第一节 国际巨型计算机发展回顾
一、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巨型计算机研制奠定物质基础
二、大科学、大工程计算为巨型计算机研制提供需求动力
三、美国的巨型计算机研制水平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四、其他国家研制巨型计算机的情况
第二节 中国巨型计算机发展情况
一、中国电子计算机技术在艰辛中起步
二、中国巨型计算机研制:从零的突破到世界第一
第二章 银河-Ⅰ的研制背景
第一节 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牵引
一、中国战略武器发展的需求
二、国防科研项目的需求
三、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
第二节 对国外技术封锁的突破需要
一、美国的单边技术封锁
二、国外的多边技术封锁
三、中国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的对策
第三节 研制单位的长期积累
一、研制中国第一台专用电子管计算机
二、研制中国第一台通用晶体管计算机
三、研制中国第一台军用百万次级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四、成立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系
第四节 中共中央的科学决策
一、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精心谋划
二、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的英明决断
第三章 银河-Ⅰ的研制过程
第一节 总体方案论证和工程准备阶段(1978年5月—1978年12月)
一、借鉴Cray-1设计思想的总体方案出台经过
二、创新采用单中央处理机双向量阵列体系结构的缘由
三、研制工程的有关准备工作
第二节 实验、逻辑设计、插件工程化与模型机研制阶段(1978年10月—1980年3月)
一、逻辑设计
二、模型机研制
第三节 主机生产阶段(1980年5月—1981年7月)
一、自行生产大部分组件
二、从国外引进小部分器件
第四节 硬件系统调试阶段(1981年3月—1981年12月)
第五节 软件系统的研制与联调阶段(1979年8月—1983年6月)
第六节 试算与国家技术考核、鉴定阶段(1983年4月—1983年12月)
一、内部试算
二、全机考核
三、国家鉴定
第四章 银河-Ⅰ的总设计师慈云桂及其团队
第一节 慈云桂生平
一、年少志高苦求学
二、携笔从戎干科研
三、教书育人树典范
四、老骥伏枥心不已
第二节 慈云桂在银河-Ⅰ研制中发挥的作用
一、未雨绸缪巧打算
二、底气过硬争任务
三、重大决策敢担当
四、技术攻关讲民主
五、大功告成释心怀
第三节 慈云桂带领的科研团队
一、技术指挥成体系
二、研制团队多贡献
三、集体荣誉汇银河
第五章 银河-Ⅰ的技术创新
第一节 银河-Ⅰ体系结构的技术创新
一、银河-Ⅰ体系结构和主要技术指标
二、双向量阵列部件结构
三、全流水线化功能部件和复合流水线技术
四、多模块素数模双总线交叉访问存储系统
第二节 银河-Ⅰ硬件系统的技术创新
一、银河-Ⅰ硬件系统的组成
二、改进浮点倒数近似迭代算法的硬件设计
三、指令链接与流水线化控制技术
四、素数模双总线交叉访问的存储控制技术
第三节 银河-Ⅰ系统软件的技术创新
一、银河-Ⅰ系统软件的组成
二、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
三、自主研发的向量高级语言
四、独立开发的数学子程序库
第四节 银河-Ⅰ技术创新的特点
一、高速度
二、高效简洁
三、高可靠性
第六章 银河-Ⅰ的工程创新
第一节 银河-Ⅰ的工程组织管理创新
一、工程行政指挥线
二、工程组织管理特色
第二节 银河-Ⅰ的工程工艺与技术创新
一、高密度生产与组装工艺
二、高效通风散热系统
三、低电压大电流不稳压直流供电技术
四、维护诊断技术
五、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测试和调试
第七章 银河-Ⅰ与Cray-1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Cray-1的研制者西摩·克雷
一、超算天才的青年时代
二、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超级计算机闻名世界
三、克雷的科学思想和创新精神
第二节 Cray-1系统简介
一、Cray-1的体系结构特点
二、Cray-1的主要硬件单元
三、Cray-1的主要软件单元
第三节 银河-Ⅰ与Cray-1的对比分析
一、性能指标比较
二、异同点比较
三、优劣性比较
第八章 银河-Ⅰ的应用及影响
第一节 银河-Ⅰ的应用推广成果
一、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的应用情况
二、在石油部物探局研究院的应用情况
三、在西南计算中心的应用情况
第二节 银河-Ⅰ对后续“银河-天河”科研工程的影响
一、对“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的影响
二、对“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的影响
第三节 银河-Ⅰ科研工程实践中产生“银河精神”
一、银河精神的凝练与形成
二、银河精神的提出与弘扬
第九章 思考与启示
一、国家高层的战略支持
二、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三、“集中力量干大事”的攻关机制
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