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 第十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精粹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1757634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1.内容权威而客观。本书是根据第十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嘉宾的演讲提炼、分类汇编而成,这些嘉宾来自政府部门高层(部长、副部长等)、院士以及知名学者和企业家等,他们是陈清泰、苗圩、徐冠华、单忠德、秦海翔、盛秋平、徐锭明、许善达、欧阳明高、安铁成、王俊、王传福、安聪慧、李斌、何小鹏、王云鹏、余凯、李强、缪钦、陈奇、张颖、沈邵劼、彭军、王升杨、曾豪、陈清泉、袁博、陈蜀杰、常衡生、高峰、龚惠民、吴会肖、白剑、薛云志、邵慧超、章欣、邬贺铨、张永伟、王笑京、马万经、梁宝俊、陈山枝、孙世刚、肖成伟、刘金成、李阳兴、张放南、张亚勤、钟学丹、刘俊峰、王晓刚、顾维灏、肖猛、杨立伟、周光、李建秋、鹿政华、裴国权、徐乔、田春龙、康平陆、翟学魂、容力、李衡宇、余恩源、王青、李方正、古惠南、李云飞、李鹏、杨汉兵、吴疆、周道许、周炜、刘安民、张延华、高子开、张磊、徐佳、王水利、赖晓明、章安强、鲍伟、郭鹏、沙梅、于民、于新瑞、刘大伟、高顶云、陆志刚、孙茂建、何旭、杜忠明、Timur Gül、邹骥、吴燕彦、王伟良、楼剑锋、Joerg Grotendorst、Anelise Sacks、曹彦飞、师英、曹辉、杨烨。
2.主题聚焦而丰富。第十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共邀请250 余位业内及跨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本书精选了百余位嘉宾的演讲内容,围绕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速推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化,构建多元互融、面向用户的智能汽车新生态,车路城协同的实践探索及路径展望,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趋势,大算力、大模型、大平台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商用车低碳化、智能化的目标与路径,完善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价值体系,构建电动汽车服务保障新体系,建设面向未来的车能融合产业生态,建立创新和互信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环境共12个关键议题与相关领域展开讨论。
3.阅读轻松且便捷。全书分成12篇(12个主题),每篇均由独立的短文组成。每篇短文均独立署名,大多数短文标识出重点内容,尽可能为读者提供阅读的便捷性。
展开
作者简介
车百智库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权威机构、产业链头部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专业研究机构,主要围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以及能源变革、交通变革、城市变革等多个方向开展研究。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汇聚来自政府、学界、产业界的各界人士,致力于推动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打破行业、学科、所有制和部门局限,搭建一个通过研究和交流推进多领域融合和协同创新的平台。
展开
内容介绍

第十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以“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为主题,邀请250余位业内及跨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为更好地保存和传播此次论坛的研讨成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车百智库研究院精选嘉宾演讲结晶编成《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一书,围绕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速推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化,构建多元互融、面向用户的智能汽车新生态,车路城协同的实践探索及路径展望,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趋势,大算力、大模型、大平台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商用车低碳化、智能化的目标与路径,完善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价值体系,构建电动汽车服务保障新体系,建设面向未来的车能融合产业生态,建立创新和互信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环境共12 2个关键议题与相关领域展开讨论研究。
本书适合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汽车及相关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和技术工作者,汽车及上下游企业管理人员等阅读参考。

展开
目录
前 言
第一篇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001
继往开来 为新能源汽车稳定发展做出新贡献 /002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008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016
加大赋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系统性、国际化发展 /019
推动跨界协同 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造好车、建好房 /022
努力为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贡献商务力量 /025
一个能源工作者的思考 /029
要高度重视高科技重资产企业税制竞争力低于美欧日的问题 /032
第二篇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 /035
汽车强国靠四化: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全球化 /036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助力汽车产业提质增效 /046
坚定不移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048
突破迭代临界点,加快汽车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051
以体系化发展竞逐新能源汽车潮流 /054
加强行业合作,共同解决电池寿命问题 /057
下一个十年是智能化的十年 /060
让AI 技术和车辆工程紧密融合,做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合伙人 /062
用户价值为先,引领智能驾驶普惠和升级 /065
以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和全球化 /068
以用户为中心,共建服务新生态,共筑数智供应链 /070
第三篇加速推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化 /073
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出行设计 /074
技术突破与用户价值双重驱动的智能驾驶研发创新 /076
拥抱变革,智启未来 /079
积极拥抱高阶智能驾驶的标配时代 /081
方向盘上的AI 革命 /084
汽车智能化浪潮下模拟芯片的演进趋势 /086
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行芯片解决方案 /089
第四篇构建多元互融、面向用户的智能汽车新生态 /091
汽车革命不能独立进行 /092
开放协同 迈向智能汽车舱驾融合时代 /094
关于智能汽车供应链关系与国产芯片发展的思考 /098
面向中央计算的整车操作系统 /101
关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与计算系统终极形态的思考 /103
关于智能驾驶算法演进的思考 /106
智能汽车时代下汽车企业AI 转型的思考 /109
设计赋能,MG品牌迎接全球新时代产业挑战 /112
中央计算、大模型、车手互动加持下汽车智能化的思考及展望 /114
探索国产汽车操作系统发展之路 /117 车规级惯性导航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121
从追赶到超越,共创产业融合新高度 /123
第五篇车路城协同的实践探索及路径展望 /127
5G+AI 加持,网联智驾加速 /128
汽车产业下半场最重要的是多要素协同 /130
智能交通及车路融合的动态与启示 /133
以路驭车 以车驭城—粒流协同交通管控与服务系统 /137
借通信行业之“势”,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140
C-V2X 车联网及车路云协同进展及建议 /142
第六篇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趋势 /145
电动交通需求持续增加 固态电池创新不断推进 /146
全固态电池引领新时代 /149
动力电池行业迎来淘汰赛,呼吁提升质量和技术水平 /152
新发展格局下电动化技术发展趋势—超充 /154
混动引领产品趋势,固态电池研发持续 /156
第七篇大算力、大模型、大平台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159
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160
AI 大模型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场景及生态共建路径 /162
大模型引领汽车行业新变革 /164
通用人工智能加速智能汽车驶入未来 /166
自动驾驶3.0 时代,大模型重塑汽车智能化路线 /168
大模型带给座舱真正的智能 /170
大模型在汽车领域的创新与应用 /172
端到端模型为智能驾驶催生新质生产力 /174
第八篇商用车低碳化、智能化的目标与路径 /177
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关键技术突破 /178
商用车低碳化、智能化思考与探索 /181
商用车低碳化与智能化的发展与实践 /184 携手聚力,共“碳”未来 /186
城市物流车新能源化的思考 /188
全服务订阅模式助力打造商用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191
AGI 与新能源驱动物流变革 /193
自动驾驶在干线物流应用的目标与路径 /195
打造自动驾驶物流新质生产力 /197
无人车开启商用车的智能化时代 /200
第九篇完善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价值体系 /203
当前汽车消费市场的结构特征 /204
推动新能源汽车品牌向上与国际化发展 /209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 /213
以颠覆性技术打造世界级品牌 /216
迈入电动汽车2.0 时代,打造可持续盈利的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218
滑板底盘创新造车服务范式—释放多场景、个性化创造力 /221
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需求与产品洞察 /224
第十篇构建电动汽车服务保障新体系 /227
智能汽车时代的汽车保险发展机遇、挑战与创新趋势 /228
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思考与探索 /232
新能源在用车健康管理新生态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35
新能源技术变革给汽修服务领域人才供需带来的新挑战 /238
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核心诉求的识别和应对方案 /241
助力新能源汽车企业做智能保险的先行者 /243
高标准养车服务体系推动新能源售后网络共建 /245
蔚蓝共同创造绿色未来,构建新型能源格局
—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246
电池资产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展望 /248
汽车新生态,车检新变革:新能源汽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