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按照GB/ 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JT/ T 681《内河船舶导航雷达》的第1部分。JT/ T 681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 部分:性能要求;
———第2 部分:实船性能试验方法。
本文件代替JT/ T 681. 1—2007《内河船舶导航雷达 第1 部分:性能要求》,与JT/T 681. 1—2007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雷达工作环境条件的要求(见4. 1. 1,2007 年版的3. 1. 1);
———更改了雷达交流电源接口的要求(见4. 2. 1,2007 年版的3. 2. 1);
———更改了雷达工作电源条件的要求(见4. 2. 2,2007 年版的3. 2. 2);
———更改了测距精度的要求(见4. 3,2007 年版的3. 3);
———更改了方位分辨力的要求(见4. 7,2007 年版的3. 7);
———更改了雷达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要求(见4. 10. 2,2007 年版的3. 10. 2);
———更改了雷达性能检查的要求(见4. 12,2007 年版的3. 12);
———更改了雷达天线的要求(见5. 1,2007 年版的4. 1);
———更改了发射机工作频率的要求(见5. 2. 1,2007 年版的4. 2. 1);
———增加了发射机和接收机扫描脉冲宽度选项、参数调整能力和典型环境预设参数的要求(见5. 2. 3、5. 2. 4);
———更改了显示器的显示方式(见5. 3. 1,2007 年版的4. 3. 1)
———增加了显示器提供日间显示、遮蔽屏、夜间显示的要求(见5. 3. 12、5. 3. 13、5. 3. 14);
———更改了雷达操作和控制的要求(见6. 1,2007 年版的5. 1);
———增加了雷达接口要求(见第7 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武汉理工大学、集美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桑凌志、符强、李军、马枫、于树海、王树武、游旭。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1 年首次发布为JT/ T 4608. 1—1991《内河船舶导航雷达性能要求》;
———2007 年第一次修订时,JT/ T 4608. 1—1991 被JT/ T 681. 1—2007《内河船舶导航雷达 第1 部分:性能要求》代替;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