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修纂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它是我国文化遗产中规模最为弘大、卷帙最为繁多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録六十卷,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因功费浩繁,从未刊刻。明时原有正副两本,后正本不知去向,副本流传至清初,已佚二千余卷。因清代统治者保管不善,官吏偷盗,逐渐亡散。光绪二十六年(一九○○),惨遭八国联军焚刼,絶大部分被毁,今存于世约八百余卷。《永乐大典》修纂之时,贯彻了明成祖“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各辑为一书,毋厌浩繁”的雄伟企图,(《明太宗实録》卷二十一)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书籍一并辑入。
大典第七九六三卷为所辑绍兴府之志,全书内容为领县、府县图(11幅)、建制沿革、城池、四到、坊巷、桥梁、乡都、园池、风俗、户口、土产、山川、学校、古迹、宦绩、人物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华书局曾对现存于世的《永乐大典》残卷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分别于一九六○年和一九八四年两次影印出版,凡七百九十七卷。此次影印《绍兴府志(辑本)》即以中华书局一九六〇年影印本为底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