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与方法》:
思想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记忆力,思想则关乎判断力;知识只是事实,而思想涉及价值。有位名人曾说过:“大学教育在于使人有正确的价值意识,知道权衡轻重。”所谓“有正确的价值意识,知道权衡轻重”,也就是有了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但思想也不等于见解。经过学习、思考、分析、判断、综合,形成自己的“洞见”,即能够穿透事物的无关紧要的偶然性外表,直逼核心,洞察共性。例如,我们常说鲁迅深刻、犀利、有思想,那并不是说鲁迅是一个理论家,而是由于鲁迅的目光高远,认识深刻,并提出了超越别人的看法,如“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吃人的社会”“无爱的人间”等;再如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指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他就提出了“有一些共产党员将可能在资产阶级糖衣炮弹面前打败仗”等远见卓识,这些就是洞见,就是思想的精髓。
1.思想的主要内容
思想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个叫价值观,一个叫信念,这是改变思想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
2.什么是价值观?如何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
(1)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身与心、生与死等一系列矛盾,人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对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同什么抵制什么,总会有一定的标准。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在关于人生的思考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人生目的问题,要以人生的价值特性和对于人生的价值评价为根据。一个人自觉地追求着自己认定的人生目的,是因为他对自己选择的生活做了肯定的价值判断,认为这样的生活具有价值或者能够创造价值。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即人生态度问题,同样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根据。
(2)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价值观测评有助于职业决策和提高工作满意度。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
俗话说:“人各有志。”这个“志”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每个人的身心条件、年龄阅历、教育状况、家庭影响、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对各种职业有着不同的主观评价。从社会来讲,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相对落后,各种职业在劳动性质的内容上,在劳动难度和强度上,在劳动条件和待遇上,在所有制形式和稳定性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别。再加上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各类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声望地位便也有好坏高低之分,这些评价都形成了人的职业价值观,并影响着人们对就业方向和具体职业岗位的选择。
(3)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是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思想建设内容。就一个人来说,通常有些人的价值观是矛盾的。比如有人很想赚钱,却不想付出;想要向别人学习,却放不下面子。有的人认为帮助别人重要,有的人认为钱最重要,有的人认为奉献社会重要,有的人找对象找漂亮的帅的,有的人认为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等等。
人们为什么时常纠结、烦恼、痛苦?就是因为价值观混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所以做事情时常常矛盾。有的人一边痛恨自己的能力提升得慢,一边却沉迷于电视剧和微信聊天中不能自拔;有的人一边埋怨自己得不到提拔,一边醉心于吃喝玩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