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川剧艺术论·邓运佳学术文集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3119250
  • 作      者:
    邓运佳
  • 出 版 社 :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24-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邓运佳,四川大学教授。1941年10月生于四川省合川县(今属重庆)白沙乡农村川剧戏班鼓师之家。1958年考入合川二中,参与组织中学生川剧队。196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教学任务、科研方向为川剧研究和中国戏曲研究。先后担任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今为顾问)、四川省川剧学会理事、四川省及成都市剧协评委会委员、成都市文化局艺术顾问、成都市川剧玩友协会艺术指导、四川大学学生社团中文系戏曲研究会指导教师、《四川省志·川剧志》初评审核小组成员。出版《川剧艺术概论》、《中国川剧通史》、《中华梨园一枝花·川剧艺术》、《中国戏曲广记》等学术专著和《川剧剧目辞典》(任副主编)。发表《川剧高腔不源弋阳考》、《湖广填四川与川楚戏剧整合考》、《天地一戏场 尧舜一大净——杨升庵戏曲艺术观的新发现》、《天地古今一戏场——试论李调元的戏剧观》等学术文章三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自1896年四川大学诞生以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一直伴随着时代发展,成就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作为现代作家的李劫人、吴虞、吴芳吉,还是作为学者的刘大杰、林如稷与华忱之,都先后在创作与学术的领域中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为了集中展示他们的学术实绩,不断传承其治学精神,我们决定从2020年起,陆续编辑出版“四川大学学术群落·中国现当代文学卷”丛书,入选者每人一册,重点编入作者在不同学术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社会影响最大的论文或专著选段,少数有历史意义的文学创作文字也酌情作为附录收入,以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学术活动的历史语境。另有论述性的学术总结置于文前,著作年表殿于集后,以供读者参考。为了确保学术质量,即请“特约审稿人”曾绍义教授审读本卷各集全部文稿,并对其具体内容负责。
  首先入选的是一批在历史上贡献突出、目前均不在岗的前辈学人,他们的学术探索具有筚路蓝缕之功、启迪来者之义。
  需要说明的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所收录的文章均保持原貌,包括引文、注释等,仅对个别笔误及排版错误进行改正,对于无法辨认的字则用口代替。
展开
目录
序言
论邓运佳先生对川剧研究及其发展的重要贡献
戏史论
隋唐五代的四川戏剧初探
宋元时期的四川戏剧
宋代名优丁仙现考略
戏剧舞台上的苏轼形象初探
“川戏”、“川调”及其他
《鸡鸣度关》考
川剧高腔不源弋阳考
明代“川戏”的诞生
天地-戏场尧舜-大净
——杨升庵戏曲艺术观的新发现
明代“川戏”三考
关于川剧形成于明代的论争
“湖广填四川”与川、楚戏剧整合考

剧艺论
川剧古今记
川剧在戏曲艺术中的位置
一朵奇特的天府之花
——略谈中国川剧艺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天府之国的艺术奇葩
——古老川剧的艺术特色
论川剧的美学特征
动物的“人化”
——川剧传统表现手法三例
川剧传统表现手法三则
川剧丑角与西方喜剧丑角的比较
川剧剧种学研究初探
戏曲声腔活化石
——声腔的多元化
川昆的形成与振兴
天地古今一戏场
——试论李调元的戏剧观

创作创新论
“立主脑”原意辨析
填词非“末技”
——李渔戏剧观漫谈之
欲作传世文先有传世心
——李渔的戏剧观漫谈之二
戏剧创作不能“行险播恶”
——李渔戏剧观漫谈之七
不薄旧戏爱新戏
——李渔戏剧观漫谈之八
……
校园戏剧论
邓运佳川剧(戏曲)研究活动及著作年表
附录一
附录二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