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1.1 多孔材料介绍
1.2 多孔材料的表征
1.3 孔的定义
1.3.1 二氧化硅
1.3.2 可控孔隙玻璃
1.4 空位描述符
参考文献
第2章 气体吸附
2.1 基础理论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制备
2.2.2 吸附剂的选择
2.2.3 实验条件
2.2.4 典型数据集和术语
2.2.5 气体吸收动力学
2.3 相关测试
2.3.1 表面积
2.3.2 孔径分布
2.3.3 气孔连通性
2.3.4 孔径大小空间分布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压汞法
3.1 基础理论
3.2 实验方法
3.3 相关测试
3.3.1 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3.3.2 孔隙网络几何形状
3.3.3 汞孔隙率测定模型
3.3.4 孔网拓扑结构
3.3.5 孔径空间相关性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热孔法和散射
4.1 热孔法
4.1.1 基础理论
4.1.2 实验方法
4.1.3 实验结果分析
4.2 散射
4.2.1 基础理论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分析
4.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核磁共振和显微镜成像技术
5.1 概述
5.2 核磁共振波谱理论和成像技术
5.2.1 核磁共振波谱
5.2.2 核磁共振弛豫测定和脉冲场梯度核磁共振
5.2.3 磁共振成像
5.2.4 计算机辅助X射线断层扫描
5.2.5 电子显微镜
5.3 实验方法
5.3.1 核磁共振波谱
5.3.2 核磁共振弛豫测定和脉冲场梯度核磁共振
5.3.3 核磁共振成像
5.3.4 计算机辅助X射线断层扫描
5.3.5 电子显微镜
5.4 实验结果分析
5.4.1 孔隙度、体积分数和孔隙度描述
5.4.2 孔径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综合实验方法
6.1 研究背景
6.2 孔隙网状效应在孔隙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6.3 结合压汞测孔径法和热量测孔径法
6.3.1 背景介绍
6.3.2 实验方法
6.3.3 墨水瓶形和漏斗形状的孔隙空间分布
6.3.4 孔隙—孔隙相互作用效应的主要特征
6.4 综合气体吸附和汞渗透率测定实验
6.4.1 背景介绍
6.4.2 实验方法
6.4.3 案例研究及思考
6.5 综合使用磁共振成像和气体吸附
6.5.1 引言
6.5.2 实验方法
6.5.3 相关测试
6.6 CXT 与气体吸附相结合
6.6.1 背景介绍
6.6.2 实验方法
6.6.3 相关测试
6.7 结合气体吸附的NMR低温扩散和弛豫测定法
6.7.1 背景介绍
6.7.2 实验方法
6.7.3 相关测试
6.8 CXT和液态金属侵入相结合
6.8.1 背景介绍
6.8.2 实验方法
6.8.3 相关测试
6.9 不同吸附剂对气体的连续吸附
6.9.1 背景介绍
6.9.2 实验方法
6.9.3 相关测试
6.10 散射法和压汞孔隙率测定法
6.10.1 背景介绍
6.10.2 实验方法
6.10.3 相关测试
6.11 CXT、MRI和汞孔隙率测试法的结合
6.11.1 背景介绍
6.11.2 实验方法
6.11.3 相关测试
6.12 结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吸附剂和催化剂设计中的结构表征
7.1 特殊用途的工业材料
7.2 孔结构与原料性质及制备方法的关系
7.3 传质与孔结构的关系
7.4 产品活性和选择性
7.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8章 工程地质学中的孔隙结构表征
8.1 天然多孔体系的考虑要素
8.1.1 地质过程对孔隙结构的影响
8.1.2 孔类型
8.1.3 样品示例
8.1.4 样品制备
8.2 预测渗透率、储层产能及束缚流体体积
8.2.1 渗透率和储层产能
8.2.2 束缚流体体积
8.3 多尺度、分级的多孔结构表征
8.3.1 分形与多重分形模型
8.3.2 过凝析法
8.3.3 多尺度成像
8.4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