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其萌芽几与先民的生命进化同步。传说中华始祖炎黄二帝尝百草、医民恙,是为中医药之源头。在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已有与疾、疫、诊等相对应的甲骨文字,草木虫鱼类名物字更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有不少堪为本草者。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总体而言,是中医药守护了国民的健康。尽管近代以来,随着西医东渐,中医药饱受质疑,但毫无疑问,直至今日,中医药对慢病治疗有独特功效,在“治未病”方面占主导地位,在重大疾病治疗中具辅助效果,在养生康复中起核心作用。在健康生活中,国民对中医养生、中医疗疾仍有较高的依赖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而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至关重要。2022 年 3 月 3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强调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和传播”,为此还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即“深入挖掘中医药精华精髓,阐释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加强中医药学与相关领域协同创新研究。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2023 年 2 月 10 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定位“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方案提出了要实施振兴发展中医药的八大工程,“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即为其中之一。方案要求“各地要把中医药文化工作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总体框架”,并“对本地区中1医药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整理、挖掘研究”,尤其强调要“深入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典型经验和有益做法”,“加强典型报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对中医药的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含原宣平县)是一个传统文化积淀非常深厚 , 并且非常注重养生也非常适合养生的地方,其民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养生经验,并因地制宜地将这种经验运用于传统中医药业及现代医养产业的发展,由此孕育的寿仙谷药业在生态农业和中医养生行业占有龙头翘楚的地位,不仅成了中华灵芝、铁皮石斛上市第一股,在浙江省中医药全产业链企业中首家获得了省政府质量奖,同时成了铁皮石斛和灵芝两个珍稀中药材国际标准制定单位。系统梳理该企业在这个偏僻小邑诞育、成长乃至高歌猛进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对传统产业的浸润、地域文化对本土企业的反哺,从中总结归纳出中医药产业共通的发展规律和应具的行业特色,或可有望形成典型经验和有益做法,对行业发展起示范引领作用。武义是浙江山区 26 县之一,其地三面环山,西南有仙霞岭余脉,东南有括苍山余脉,东北有八素山系。峰峦连绵之间,峡谷窈深,溪涧跌宕,丘陵起伏,江水蜿蜒,催生了以生态农业、养生产业、全域旅游为特色的县域经济。“寿仙谷”既是百年老字号“寿仙谷药号”(寿仙谷药业之前身)之名,也是武义一处国家 4A 级景区——大红岩景区的组成部分。从王宅镇大莱口往南,在纵横交错的山峦间,有一处幽秀的峡谷,那里绝壁危耸,奇峰挺秀,层林叠翠,飞瀑溅雪。在谷外的环山地带,在主景区的大红岩脚下,一片片、一畦畦,遍植神话传说中能让人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仙草瑞芝,跟景区峡谷内一处拔地而起的崖壁上2一个隐隐约约的巨大而天然的“寿”字遥相呼应,更烘托得整个2一个隐隐约约的巨大而天然的“寿”字遥相呼应,更烘托得整个大红岩景区如同仙境,充满神秘色彩。那大片大片的石斛、灵芝,就是寿仙谷药业的有机国药。每当春夏之交,石斛绽蕊、灵芝喷粉,那景观着实令人啧啧称奇。更令人惊叹的是,景区周边多古村落,村民中长寿者比例在全国名列前茅。于是今人便因着百年老字号“寿仙谷药号”之名,给了景区中的那个峡谷一个很“仙”的名字——寿仙谷。当地传说这里是南极仙翁故里,那自然是子虚乌有的想象,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此地生态环境极为宜居,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福寿人生的祈愿。这就好比金华城北赤松山,至今盛传为黄大仙得道升天处,不仅是当地人,甚至在东南亚,都有非常多的信众。但“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这是古人便已明白的道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这是自然的规律,三国时曹操就已懂得。但同时,“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颐之福,可得永年”,人类自古以来就不断与生命的缺憾和局限相抗争,这可谓生命进化的动力所在。“养颐之福”如何可得?在“寿生”之道!也就是使生民之生命健康强壮、益寿延年的科学有效的规律和方法,包括饮食调理、本草延年、身心调适、内外交养、天人和合等。寿仙谷药业正是一个探寻“寿生”之道,以天(仙,代表宇宙规律)、地(谷,代表自然条件)、人(寿,代表生命理想)和合为终极追求,为民众的健康美丽长寿服务的、实现了传统中医药现代转型的康养企业。作为一家中华百年老字号企业,寿仙谷药业以其高端的科研成果和绿色的养生产品在富民事业、养生行业与康复治疗中赢得极好的口碑。该企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其掌门人李明焱为中华老字号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寿仙谷中医药文化”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寿仙谷药业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浸染,又随时代和世3界潮流的变化不断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以寿仙谷医养文化为选题,分上、中、下三编开展研究。上编“‘寿生有道’的理论本源”,对寿仙谷医养文化从文史哲,特别是浙学、宋型文化诸多方面作理论溯源,阐释中医药文化与中华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探讨传统文化对以寿仙谷为代表的中医药企业文化的浸润;中编“天地人合的历史土壤”,从婺州尤其是武义的自然山水、人文环境、世家文化、名医名药等角度,探讨以寿仙谷药业为代表的武义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生态优势、历史背景及地方文化土壤;下编“‘和合共进’的文化创新”,从企业家的家学渊源、成长历程,企业的创办宗旨、发展理念,产业的科技创新、科学治理等方面,探讨寿仙谷既继承传统,又开拓进取的发展历程、巨大成就和示范意义。上、中、下三编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传统到当下,从传承到创新,构成层次分明又逻辑严密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们试图以一个知名的现代中医药企业寿仙谷药业的医养文化研究入手,通过理论溯源和史程梳理,打开中华中医药文化的一方宝库,并希望通过总结寿仙谷企业文化特色,促进其进一步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提升文化品位,扩大美誉度,提高辨识度,进一步打响寿仙谷民族文化品牌,一则为中医药企业的当代发展塑造典型,二也以此提高民众对传统医养文化的认可度和自信心,为共同富裕理念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更好地贡献中医药文化的力量。陈玉兰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