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2023 年,借首都图书馆建立110 周年之际,我们编写了这本《北京市公共图书馆大事记(2012—2022)》,概要回顾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时光荏苒,转眼十年过去了。这十年是值得浓墨重彩记录的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十年里,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古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播与交流等各个方面稳步推进。伴随着国家腾飞和北京文化各领域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也迎来蓬勃发展,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扎实推动了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将市、区两级文化资源输送到基层,实现了全区域文化资源的有序流转。信息技术赋能开创了文化惠民工程新局面,公共数字文化融合发展工程深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从图书馆服务台前长长的借阅队伍,到如今网借配送、送书到家;从17 点响起的闭馆音乐,到延时开馆夜间点亮的灯光和座无虚席的夜读身影……映射的是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紧跟时代步伐,同频共振的成长故事。时代的洪流开阔了图书馆人的视野与思路,掀起了对公共图书馆理念功能、服务范式、运营模式、建筑形态、文化载体的创新探索。其间无数艰辛岁月,不只浸透了图书馆人在文献工作上的心血,更闪4北京市公共图书馆大事记2012—2022烁着服务民众、服务社会的公益之光。万书插架非关我,一卷入心方属君,书籍在流动中产生价值,知识在传递中化育理想,而图书馆正是平等阅读、实现理想的平台。阅读是人类精神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只有通过阅读与思考,才能沿文本上溯先贤的精神气象. 北京作为一座古老而焕发新生的城市,要沟通历史与现在,要实现世界认同的北京模式,必须拥有“万卷心胸几今古”的气势。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肩负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历史使命感,资源的共享、良好的互动让我们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理想转化成为共同的思想和价值,向整个城市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2014 年至2023 年,“全民阅读”连续十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型社会书香氛围越来越浓厚。从市中心的公共图书馆到阡陌间的农家书屋,从读书会到童书角,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越来越深入人心。一个城市的文化决定着它的魅力,而作为城市名片的图书馆,代表着城市的深度和厚度,一座书香漫溢的城市必定是美丽的城市,那是关于心灵和精神的大美。愿北京市图书馆界和各界热心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有志者相会于此,相激相荡。首都图书馆将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逐步实现从“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全面转型,文化服务从“一般化、基本化、均等化”向“优质化、数字化、智能化、身边化”的高质量服务迈进,为全力提升首都的文化凝聚力、传播力、创新力踔厉前行。编 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