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图像场域”视角下的当代女娲图像研究——以河北邯郸地区为考察中心(民间文化新探书系)
0.00     定价 ¥ 9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25328
  • 作      者:
    孙伟伟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4-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孙伟伟,女,1994年生于山西运城。201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2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民间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西安文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神话图像、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等。

丛书简介:

“民间文化新探书系”聚焦21世纪以来民间文学、民俗学以及相关学科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展现经典民俗研究的新视角,注重扎实的本土田野研究与开阔的国际视野,呈现更加丰富多样的研究内容和形式,通过本书系的出版,希望可以进一步展现民间文化的当代魅力和活泼生机,推动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从而为丰富和活跃当前国际国内的民俗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
内容介绍

古往今来,人们绘制各种女娲图像来表达各自不同的用意,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精妙绝伦的女娲画卷,促进了女娲神话的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女娲图像依旧被生产、被欣赏,甚至被敬拜。当代人围绕女娲图像所进行的活动联结着过去又牵引着未来,值得我们去静静观察,细细体会。本书以“图像场域”的视角分析了当代社会中女娲图像的构成、生产与接受,致力于展现女娲神话图像在当代的各种表现形式,探讨其背后的生产与接受活动,从而找寻女娲图像的内在属性与发展动力。


展开
精彩书摘

导言

我国的神话图像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女娲神话在未有文字记载之时便有图像记载,从史前的刻画图像、汉代画像、隋唐的壁画与帛画,到宋元的人首蛇身俑、明清的仕女画像,历史上的图像资源数不胜数。当代的女娲神话图像更是借助艺术和科技大放异彩,雕塑、绘画、动画、虚拟景观等多种艺术形式使神话的表现方式越来越多元化,而这些无疑都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女娲是神话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长期以来相关成果丰硕,但主要集中于文本与口头研究,对图像的研究十分匮乏。近些年来,个别学者也开始关注到图像对于神话研究的重要意义,对历史图像的形式、意义以及背后的思想观念进行探讨,使得女娲历史图像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然而,当代多样的神话图像却长期被学界忽略,尤其缺少当代女娲图像与社会现实生活、人们的实践活动相关的研究成果。当下视觉图像大量存在,神话学研究若想实现“朝向当下”的目标,就不能对当下丰富的神话图像置之不理。

河北省邯郸地区女娲文化底蕴丰厚,涉县娲皇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其女娲神话及信仰在全国赫赫有名;邯郸方特国色春秋主题乐园是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的游乐园,女娲神话在其中以高科技图像的形式展现,独具特色,以此为对象考察女娲图像在当代具有代表性。邯郸地区的女娲图像包括神像、壁画、彩绘、虚拟景观等,种类多样,数量繁多。围绕这些图像,有众多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如女娲图像在当代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这些图像背后的生产者是谁?其生产过程是怎样的?接受者又是如何接受女娲图像的?这些问题都是研究当代女娲图像所应关注的基本问题,也是本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展开
目录

总序  /杨利慧

本书序  /杨利慧

导 言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价值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方法

第四节 田野点及相关术语阐释

第一章 古今神画: 女娲图像的历史流变

第一节 图像内容的演变

第二节 图像意义的转变

小 结

第二章 神像与叙事: 分析当代女娲图像构成的一个视角

第一节 娲皇宫神像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女娲故事的图像叙事

小 结

第三章 “有神”: 女娲图像的生产

第一节 “给神立像”:“灵性”的生产

第二节 出神入“画”: 故事的绘制

第三节 复制与展示: 视觉技术生产的女娲图像

小 结

第四章 “敬”与“观”: 女娲图像的接受

第一节 “心灵之眼”: 信众对神像的敬拜

第二节 “肉体之眼”: 图像的观看之道

第三节 “机械之眼”: 受众与技术图像

小 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