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俾斯麦与德意志崛起
0.00     定价 ¥ 5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4290311
  • 作      者:
    [英]埃里克·埃克
  • 译      者:
    戴玲珊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埃里克·埃克,德裔英国历史学家。早年就读于柏林大学,1937年为躲避纳粹迫害移居英国,在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讲学,并对德意志民族崛起进行反思。1953年,埃克因其卓越的历史研究贡献获授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埃克是德国史研究的权威,其《魏玛共和国史》是关于这一时期公认的最佳研究范本;《俾斯麦与德意志崛起》则是以其在牛津大学的讲义为基础写成的总结性专著,是俾斯麦及德意志帝国崛起阶段的公认经典。

展开
内容介绍

《俾斯麦与德意志崛起》是德裔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埃克在牛津大学讲学期间多次演讲总结而成的历史研究专著。本书创作于二战结束后,在德意志民族共同反思的大背景下,作者对俾斯麦这一促进德意志民族形成、德意志统一的关键人物进行了重新研究,不仅叙述了统一德国、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等关键事件,还对德国政治结构的演变和民族思想的转变进行了反思。俾斯麦,到底是统一德意志的伟人,还是为世界大战埋下种子的恶魔?德意志民族到底为何走上了世界大战策源地的道路?本书作者带你一一回顾。

展开
精彩书摘

由于这两大错误,拿破仑三世成为俾斯麦的掌中之物。由于拿破仑三世的新要求太过分,威廉一世只能拒绝。阿贝肯—普鲁士外交部在埃姆斯的代表—给俾斯麦发电报告知威廉国王和贝内代蒂的谈话要点。但是,俾斯麦对电报内容做了些手脚,目的是挑起两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他在回忆录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他编辑这份电报的故事,其内容堪称一部文学杰作,将被永远铭记在历史上。俾斯麦的对手则称这是一份伪造的“假电报”,是俾斯麦的个人决定,不代表普鲁士的立场。其实,争论用词是否正确没有意义。问题的关键是,俾斯麦为这份电报赋予了新意义,使其完全不符合威廉一世的本意。此外,他还特别挑选了7 月13 日为公布电报的日子,误导人们这份电报真实代表了国王的意见。

俾斯麦是这么改动的:首先,他把原文中被一个重要声明隔开的两句话连了起来;其次,电报中没有提及国王已告知法国大使贝内德蒂,他已经得知安东亲王放弃王位竞选资格的决定。被篡改的“埃姆斯电报”中有这样一句话, “国王已经通过副部长告知法国大使,对他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令读者以为普鲁士故意冷落和漠视法国。事实上, 这是一份与国王的真实意图完全相悖的电报,只有俾斯麦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晚,俾斯麦命人在报纸特刊上刊登了这封有严重冒犯意味的电报版本,掀起了人们高涨的爱国热情。尽管他在7 月18 日发表正式声明,否认自己有意冒犯,并正式告知了所有位于德意志及其他国家的宫廷。在慕尼黑、伦敦和圣彼得堡,他还故意扭曲了事实:“贝内德蒂违背国王意愿,在走廊上用挑衅的语气与国王谈话。”然而,真实情况是,国王和贝内德蒂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这封电报产生的效果正是俾斯麦所想。威廉一世看到报纸时惊呼:“这是要挑起战争啊!”他感到,俾斯麦正在篡夺宪法赋予他的宣战权,而他只是个傀儡君主。在决定性的7 月15 日,奥利维耶在法国议会上发表了一次演讲, 显示了俾斯麦言论的影响:“国王有时拒绝接待他国大使: 他在全欧洲的报纸或电报中故意表露出拒绝的态度,这是严重的冒犯(Il peut arriver quun roi refuse de recevoir un Ambassadeur: ce qui est blessant, cest le refus intentionnel, divulge dans des supplements de journaux, dans les telegrammes adresses a toutes les cours de Europe)。”实际上,贝内德蒂十分注意尽可能地对普鲁士表现得礼貌。“这种故意公开,严重冒犯了他国的尊严(Eoffense risulte d’une publication intentionnelle)。”


展开
目录

前言_Ⅰ

绪论_Ⅲ

第一章 厚积薄发

一、俾斯麦的青年时代_3

二、1847 年的联合省议会_9

三、1848 年革命_14

四、俾斯麦在法兰克福_25

五、“新时代”:俾斯麦应召回国_36

六、圣彼得堡_38

七、《维拉弗兰卡停战协定》的后

果以及普鲁士军队重组_42

八、普鲁士驻巴黎大使_50

九、就任首相_52

第二章 与议会和奥地利对峙

A. 订立《加施泰因协定》_58

一、首相的第一步_58

二、王储的抗议_62

三、普奥冲突_64

四、1863 年波兰起义_69

五、法兰克福议会上的德意志君主_74

六、石勒苏益格- 荷尔斯泰因问题_80

七、普丹战争以及伦敦会议_92

八、丹麦战争的恶果_99

九、1865 年5 月29 日的国王政务会_ 104

十、持续不断的宪政冲突_106

十一、国际形势_108

十二、《加施泰因协定》_112

B. 订立《布拉格和约》_115

一、1865 年,比亚里茨_115

二、宪政冲突激化_118

三、1866 年2 月28 日的国王政务会_119

四、1866 年4 月8 日,与意大利结盟_120

五、普选权_124

六、避免战争的努力_128

七、俾斯麦险些遇刺;补偿金法案_130

八、欧洲大会提案_133

九、战争爆发_134

十、普鲁士获胜_139

十一、拿破仑三世试图调停_140

十二、匈牙利军团_143

十三、尼科尔斯堡_145

十四、吞并并虐待法兰克福_147

十五、美因河线_149

十六、和拿破仑三世的外交战 _150


第三章 北德意志邦联与普法战争

一、补偿金法案_155

二、先于省议会的吞并_158

三、北德意志邦联宪法_159

四、“韦尔夫基金”_165

五、南德意志和奥地利_168

六、卢森堡问题_171

七、法国、奥地利、意大利三国尝试结盟 _178

八、霍亨索伦王室的西班牙王位继承人_182

九、建立德意志帝国_195


第四章 帝国宰相俾斯麦

一、三皇同盟_215

二、德意志“自由主义时代”_222

三、“文化斗争”_230

四、阿尼姆事件_240

五、1875 年的战争恐慌_243

六、“自由主义时代”的终结 _254

七、对抗社会民主党的法律_270

八、1878 年柏林代表大会_278

九、民族自由党内部分裂_288

十、与奥地利结盟_299

十一、俾斯麦的殖民政策_310

十二、1887 年开始的七年期之争_322

十三、《再保险条约》_330

十四、腓特烈三世的悲剧_341

十五、俾斯麦倒台_34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