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家庭经济学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3235496
  • 作      者:
    [英]马丁·布朗宁,[法]皮埃尔-安德烈·基亚波里,[以]约拉姆·魏斯
  • 译      者:
    曹晖
  • 出 版 社 :
    格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为何情侣会结为夫妻?为何夫妻会选择离婚?有没有孩子是否会影响再婚的概率?选择婚后接受教育好,还是婚前接受教育好?这本《家庭经济学》用严谨的理论和实证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答,对家庭经济学正在发展的领域提供了综合、前沿的研究综述,适合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及相关领域的学者阅读。

展开
作者简介

马丁·布朗宁(Martin Browning):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学博士,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哥本哈根应用计量经济学中心主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欧洲经济学会会士,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

皮埃尔-安德烈·基亚波里(Pierre-André Chiappori):巴黎一大经济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E.Rowan and Barbara Steinschneider经济学讲席教授,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欧洲经济学会会士,美国劳动经济学家协会成员。

约拉姆·魏斯(Yoram Weiss):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经济学荣休教授,曾担任美国劳动经济学家协会主席(2008年)。2009年,因其在劳动经济学领域的毕生贡献获明瑟(Mincer)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家庭是一个复杂的决策单位,具有不同潜在目标的配偶在家庭中作出消费、工作和生育决策。夫妻结婚和离婚部分取决于他们协调这些活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反过来又取决于他们匹配得有多好。本书为家庭经济学正在发展的领域提供了综合、前沿的研究。前半部分推导了几个可替换的家庭决策模型,其中集体模型及其可验证的内容写得尤其详细。后半部分则讨论了家庭的形成和分离,以及婚姻市场中的匹配问题。作者们分别分析了具备摩擦和不具备摩擦的匹配模型,并解释了家庭内部转移支付的重要作用。结婚、离异和生育背后的含义也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讨论。本书适合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其他领域对使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家庭问题有兴趣的研究者。

展开
目录

主编的话

推荐序

致谢

导言

第一部分家庭行为的模型

1事实

1.1结婚、离婚和再婚

1.2结婚、工作和工资

1.3谁和谁结婚?

1.4子女

1.5储蓄和生命阶段

1.6参考文献

2从婚姻中获益

2.1公共物品

2.2专业化和规模报酬递增

2.3不完美的信贷市场

2.4风险分担

2.5孩子

2.6结语

2.7参考文献

3偏好和决策

3.1偏好

3.2家庭生产

3.3单一模型

3.4非合作模型

3.5合作模型:集体的方法

3.6参考文献

4集体模型:一个正式的分析

4.1集体需求函数:一个一般性的刻画

4.2集体模型中的对偶

4.3纯私人消费品的情形

4.4应用:私人消费情形下的劳动力供给

4.5公共物品

4.6集体模型中的家庭生产

4.7参考文献

5集体模型的实证问题

5.1我们感兴趣的对象是什么?

5.2无价格变动的数据

5.3观察价格的反应

5.4劳动力供给情况

5.5经验证据

5.6参考文献

6集体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和动态

6.1承诺是否可能?

6.2对承诺进行建模

6.3静态环境中的有效风险分担

6.4跨期行为

6.5离婚

6.6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婚姻市场的均衡模型

7婚姻市场的匹配:理论

7.1没有转移支付的稳定匹配:Gale-Shapley算法

7.2可转移效用的稳定匹配:Becker-Shapley-Shubik模型

7.3一般效用下的匹配

7.4搜寻

7.5婚姻内讨价还价

7.6参考文献

8分享婚姻收益

8.1参与者数量有限时的份额确定

8.2连续情形

8.3与一般效用函数匹配

8.4分类匹配

8.5附录:极值分布

8.6参考文献

9对教育和婚姻市场的投资

9.1基本模型

9.2婚前投资是否有效?

9.3投资激励的性别差异

9.4一个数值例子

9.5附录: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9.6参考文献

10婚姻、生育和离婚的均衡模型

10.1婚姻市场的一个简单模型

10.2一个例子

10.3收入不确定性和事后异质性

10.4结论

10.5附录

10.6参考文献

11子女和家庭结构

11.1引言

11.2模型

11.3家庭资源配置

11.4均衡:刻画

11.5离婚

11.6完全均衡

11.7福利

11.8结论

11.9参考文献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