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小倩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1182869
  • 作      者:
    蒲松龄
  • 出 版 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自称异史氏。清初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然以后屡试不第,一生清贫,以私塾先生为生,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40岁,采集乡野异闻创作短篇小说,定名《聊斋志异》。76岁在书房聊斋“倚窗危坐而卒”,世人尊其为聊斋先生。

何殇

本名党勇,陕西人,现居西安。1981年出生于晋陕蒙三省交界处,受当地杂糅民间文化启蒙,对万事万物持开放态度。涉猎广泛,对历史学、人类学、民间传说、古生物学、诗学和神秘文化均有深入研究。长年从事诗歌、小说和民间故事的写作和翻译。
曾获秦岭文学奖小说奖、怪谈文学奖首奖、英国济慈诗歌协会诗歌奖。
已出版:《桃花源密码》《长安未知局》等。
翻译作品:《克苏鲁神话》《奇迹之书》。


展开
内容介绍

不管看过多少奇幻剧集,最终都要回归到《聊斋志异》。
《聊斋》怎么看,才能常看常新?
小说家、怪谈文学奖首奖获得者何殇,以现代小说家写法重新演绎《聊斋》中的狐妖、花妖、奇女子、女鬼的故事——
小翠:我变成别人的模样,是为了让你提前适应以后没有我的生活;
封三娘:对你动心的是我这只狐狸,今日遭此情劫我绝不怨你;
小倩:因为你,我才愿意一直留在人间;
连琐:枯骨重获新生,恍如一场大梦;
鲁公女:少女托梦十五年后再相见,十五年后他们还能认出彼此吗;
梅女:我困于画中,守着凶宅许久,就是在等你救我于水火;
翩翩:仙子降为人,可浪子不回头,俗人不可救;
葛巾:让洛阳牡丹绝色的,其实是你对我的爱;
婴宁:如果笑也会为你招来祸端,那我就永远都不笑了。
……
一本更好读、超上头的白话版《聊斋》,一样却又不一样的《聊斋志异》。

展开
精彩书摘

封三娘
——对你动心的是我这只狐狸,今日遭此情劫我绝不怨你

范十一娘是岳阳城祭酒的女儿,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书识字,至十多岁时,就已精通诗书,能出口成诗,被誉为“有咏絮之才”。
十一娘容貌端庄秀雅,因腹有诗书、气质不凡,两湖才子,莫不钦慕,提亲的人简直要踏破了门槛。但父母对十一娘宠爱有加,凡是有上门提亲者,都让她自己决定。可是人虽不少,却始终没有能入十一娘眼的。
正月十五上元节时,水月寺里的尼姑们举办“盂兰盆会”,去观礼的游客多是女子。十一娘闲来无事,也带着婢女一起去寺院看热闹。法会现场红飞翠舞,举袖如云。
十一娘闲逛了半天,忽然注意到身后有人跟随,悄悄转头看,却是一个貌美的姑娘,紧紧地跟着自己,好几次都想凑到身边来,似乎有话要对自己说。
十一娘暗自打量,那是一位十五六岁的美少女,明眸皓齿,婀娜多姿,就算同是女子的她见了也禁不住喜爱。十一娘心里一动,干脆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那姑娘。
那女孩嫣然一笑,大方地走上来询问:“姐姐是不是范十一娘?”
十一娘说:“没错,就是我。”
女孩惊叹道:“久闻姐姐的芳名,果然是超尘拔俗的妙人。”
十一娘笑着问:“不知道这位妹妹是从哪幅古画里走出来的仙女呢?”
女孩笑盈盈地回答:“我姓封,排行第三,家就在附近的村里。”说罢,她便轻轻拉住范十一娘的手,像旧识一般,随意地聊起来。
她说话的语气温婉可人,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独特魅力。不知不觉,范十一娘便喜欢上了她。两人手挽着手,像闺蜜一般,说了好半天话,谁都不忍先离开。
十一娘问:“妹妹这般才貌,绝非平常人家的女子,怎么会独自来这里?”
封三娘轻声说:“我父母亲过世早,家里也没有其他人,只有个老妈子要留着看家,我只能一个人来了。”言语间无悲无喜,似乎早就习惯了如此。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婢女过来提醒十一娘该回家了。
姐妹俩恋恋不舍,封三娘目不转睛地看着十一娘,眸子里泪光涟涟。范十一娘也是惘然若失,舍不得分开。
她说:“妹妹既然家中无人,不如到舍下小住几日,我们好好
说说话。”
封三娘轻笑着说:“你家是官宦人家,何况我们一不沾亲,二不带故,若是如此贸然前往,有攀龙附凤的嫌疑,会被别人说闲话。”
范十一娘说:“妹妹是我的客人,随便别人怎么说。”
封三娘摇了摇头:“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十一娘看她心意坚决,便不再强求。她从头上摘下来一支金钗,送给封三娘。封三娘也摘下一枚绿色的发簪,回赠给十一娘。然后两人依依惜别。
十一娘回到家后,想起封三娘,异常思念。她拿出三娘所赠的绿色簪子,看了又看,这才发现簪子既不是金属,也不是玉石。她拿给家里人看,也没人能辨认出是什么材质,都觉得很惊异。但是簪子不能解相思之苦,十一娘天天盼着封三娘能来找自己,可封三娘却一直没有再露面。
十一娘也想过主动去找封三娘,可不知道具体地址,只恨当初没有问清楚。对一个人如此牵肠挂肚,时日一长,她竟思念成疾,病倒在床上。
父母心急如焚,问清缘由,便派众人到附近的山村里查访询问,可访遍方圆几十里内的村子,都没有封三娘这个人。
十一娘一病就是大半年,直到深秋,天气由暑转凉,身体才渐渐好起来。正值九九重阳佳节,别人都去登高望远,她卧在床上觉得疲乏,百无聊赖,便叫丫鬟把自己搀起来,扶到花园里赏菊。
丫鬟们刚在菊圃里铺好垫子,就发现墙头上有人偷看,就要过去呵斥。十一娘仔细一瞧,竟然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封三娘。
封三娘看见十一娘,也很激动,大声喊道:“我要跳下来了,快过来接住我。”
十一娘赶紧让丫鬟们过去帮忙。
以如此奇特的方式再见封三娘,十一娘又惊又喜,感觉身体也突然有了劲儿,过去拉着封三娘坐在垫子上,埋怨她一别杳无音信,又问她是从哪里来的。
封三娘说:“我家距离这里很远,但我经常到舅舅家里玩,上次我说家在附近村里,说的其实是舅舅家。”
十一娘也没有多想,说:“原来如此,难怪找了你那么久都没找到。”
封三娘说:“自从与你分别以后,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几次想来看你,可是我们贫寒之人与富贵人家来往,脚还没有上门,心里就先觉得羞愧,担心被丫鬟仆人瞧不起,所以最终还是没来。”
“那你刚才为什么会在墙头上?”十一娘惊异地问。
封三娘笑着说:“我刚从墙外经过,听见里面有女子说话,隐约听到是你的声音,就爬上墙头,希望能见到你,果然遂了心愿。”
她见十一娘脸色不好,就问是不是生病了。十一娘告诉她自己生病的缘由,三娘听了泪如雨下,说自己要留下来照顾十一娘。
不过,她对十一娘嘱咐说:“我来的事,你一定要保密。我担心有人知道了,会造谣生事,对你有不好的影响。”十一娘答应了。
她拉着三娘一起回屋,同床而卧,欢快地说着心里话。没几天,十一娘的病就全好了。两人结为姐妹,情投意合,同吃同睡,就连衣服和鞋子也互换着穿。不过只要有人来,封三娘就躲在帐子里不出来。
就这样过了五六个月,还是有些风声传到了范老爷和夫人的耳朵里。有一天,两个女孩正在下棋,范夫人突然走进来。她上下打量着封三娘,惊异地说:“这丫头如此知书达理,很适合做我女儿的朋友啊。”她又对十一娘说,“家里来了好朋友,我和你父亲都会欢喜,为什么要藏着掖着,不告诉我们呢?”
十一娘就对母亲转达了封三娘的本意。
范夫人笑着对封三娘说:“你跟我女儿做伴,我心里非常开心,这有什么好隐瞒的呢?”
封三娘十分羞赧,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红着脸默默地揉弄衣带。等夫人刚离开,封三娘就立即向十一娘告别。
十一娘苦苦挽留,她才答应留了下来。
可是有天晚上,十一娘刚要入睡,封三娘就哭着从门外跑进来,流泪抱怨道:“我就说住着一定要出事,现在果然受了污辱。”
十一娘非常吃惊,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封三娘流着泪说:“我刚才去上厕所,被一个年轻男人粗暴地骚扰,差点儿就被污辱,万幸被我逃脱。发生了这样的事,还怎么见人啊。”
十一娘详细地问了那男人的相貌、体格,连忙道歉:“妹妹千万不要在意,这是我的傻子哥哥。我现在就去告诉母亲,用棍子打他。”
可是,封三娘执意要走。
十一娘劝道:“现在深更半夜的,不如等天亮了再走不迟。”
封三娘说:“我舅舅家离这里很近,我也不走大门,只需要用梯子把我送出墙就好。”
十一娘了解三娘的性子,知道多说也无用,只得叫来两个丫鬟,安排她们跟三娘一起翻墙出去,又嘱咐她们把三娘送回家。可是过了不久,两个丫鬟就回来了,告诉十一娘说,出城才走了半里路,三娘就坚持要她们回来,她自己独自离开了。
十一娘听了,趴在床上哀声叹息,伤感悲戚,就像是与恋人分手一般。
过了几个月,范府的丫鬟到东村办事,晚上回来时告诉十一娘,她们在路上遇到了封三娘和一位老太太。她们赶紧上去行礼问候。封三娘伤感地问起十一娘的近况,丫鬟一一做了回答。
十一娘一听就着急地说:“你们怎么不把她请回来?”
丫鬟委屈地说:“走的时候,我们拽住三娘的衣袖,哀求她跟我们回来,告诉她小姐对她日思夜想,魂都快丢了。”

十一娘问:“那她怎么说?”
丫鬟转述封三娘的话说:“我也很想去见她,可是不想让你家里人知道。你回去后把花园的门开着,晚上我去看她。”
十一娘听了这话,特别欣喜。她亲自到花园里去开门。等到封三娘到来时,两人相见,激动万分,各叙离别之苦,久久难以入睡。
等丫鬟睡熟后,封三娘挪到十一娘身边,与她枕在同一个枕头上,小声说:“我知道你一直没许配人,凭你的门第、容貌和才华,要找一个如意郎君并不难。可是那些纨绔子弟大都傲慢无礼,配不上你。如果你若想找到称心人儿,就不能用家境贫富来考量。”
十一娘说:“妹妹说得有理。”
封三娘接着说:“去年我们相遇的寺院,又要举办法会,明天你去一趟,我会让你见到一位真命天子。我从小就研读一些相面的古书,看人很准,不会出错的。”

......

展开
目录

小 翠 
封三娘
聂小倩 
连 琐
鲁公女
小 谢
梅 女
林四娘 
章阿端
薛慰娘
荷花三娘子
翩 翩
葛 巾 
白秋练 
花姑子 
阿 纤 
阿 英 
婴 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