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2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治理现状
1.3 多重物化-生物工程耦合技术原理
1.3.1 难降解有机物的化学改性技术原理
1.3.2 强化固液分离技术原理
1.3.3 污泥无害化处置技术原理
1.3.4 多重物化-生物工程耦合技术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第2章 油气田开发复合型污染特性
2.1 油气田钻采废水基本性质
2.1.1 钻采废水感官性质
2.1.2 钻采废水常规水质指标
2.1.3 钻采废水中有机物分子质量分析
2.1.4 钻采废水中有机物的官能团分析
2.1.5 钻采废水中有机物成分分析
2.1.6 钻采废水特性
2.2 废弃钻井液基本性质
2.2.1 钻井液分类
2.2.2 废弃钻井液特点
2.2.3 废弃钻井液理化性能评价
2.3 钻采废水处理性能评价
2.3.1 钻采废水处理归宿及约束条件
2.3.2 固液分离限制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 难处理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技术
3.1 油气田废水有机物的臭氧氧化
3.1.1 羟基自由基的生成
3.1.2 紫外吸光度变化
3.1.3 分子质量分布变化
3.1.4 官能团变化
3.2 油气田废水臭氧催化氧化
3.2.1 催化剂的选择
3.2.2 黏度对臭氧催化氧化效果的影响
3.2.3 紫外线照射对臭氧催化氧化效果的影响
3.2.4 混凝处理对臭氧催化氧化效果的影响
3.2.5 吸附处理对臭氧催化氧化效果的影响
3.3 油气田废水铁碳微电解氧化
3.3.1 铁碳微电解的反应原理
3.3.2 铁碳形态及比例的确定
3.3.3 铁碳微电解反应最佳pH的确定
3.3.4 铁碳微电解反应最佳时间的确定
3.3.5 混凝处理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章 固液分离强化技术
4.1 旋流造粒混凝理论体系
4.1.1 絮凝体的随机形成过程及构造特征
4.1.2 絮凝体密度的改善模式
4.1.3 造粒混凝的理论基础及技术原理
4.2 延时搅拌造粒混凝技术
4.2.1 延时搅拌造粒混凝理论基础
4.2.2 延时搅拌造粒混凝与常规混凝效果分析
4.3 核晶凝聚诱导造粒混凝技术
4.3.1 成核条件及成核剂筛选
4.3.2 基于核晶凝聚的絮凝过程控制
4.4 微气泡气浮技术
4.4.1 微气泡气浮技术简介
4.4.2 不同工况对气载絮凝体粒径的影响
4.4.3 固液分离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第5章 富集污染物的生物工程技术
5.1 含油污泥污染物基本性质
5.1.1 含油污泥理化特征
5.1.2 含油污泥中石油烃组分特征
5.1.3 含油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5.2 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功能菌群构建
5.2.1 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5.2.2 石油烃降解功能菌群构建
5.2.3 菌群降解影响因素
5.3 石油烃降解菌群降解强化工艺
5.3.1 营养物质投加的影响
5.3.2 膨松剂种类的影响
5.3.3 含油污泥含水率的影响
5.3.4 最优工况下原油组分的降解效率
5.4 含油污泥微生物处理技术
5.4.1 微生物处理工艺
5.4.2 微生物处理流程与方案
参考文献
第6章 多重物化-生物工程耦合技术工程应用
6.1 随钻并行处理模式
6.1.1 压裂废水处理再利用应用实例
6.1.2 钻井泥浆处理再利用应用实例
6.2 集中式工厂化处理模式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