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家庭治疗师陈发展博士作品。
◎心理治疗专家赵旭东、孟馥、姚玉红、刘亮联袂推荐。
◎厘清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让家成为温暖的港湾,成为每个人的能量补充站。
◎结合心理学尤其是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临床诊疗中的真实案例,悉心陪伴和协助来访者或家庭穿越代际、跨过阻碍、挣脱牵绊、持续发展。◎深入浅出、内涵丰富,文笔细腻、可读性强。
◎回到家庭,找到情感联结,再走出家庭,发展有更多可能性的自己。
◎为人父母者、对原生家庭人际关系感到无力的人、希望构建幸福家庭的年轻夫妻、家庭治疗师必读书。
用生病的方式来拯救家庭的“忠诚卫士”
焦虑的母亲、退缩的父亲和被困在家中的孩子
表面完美无缺、实则问题重重的家庭
在心理疾病的协助下才实现独立的孩子
因父母关系不和而“不肯上学”的青春期孩子
……
这些都是每天发生在心理诊室中的真实案例,前来寻求帮助的人都遇到了或大或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背后就是我们的家庭系统。
本书从家庭系统的视角出发,基于心理学尤其是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作者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通过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家庭是如何塑造一个个独立个体的,家庭为什么会生病,如何规避由于家庭界限不清而导致的越界行为,处于困境中的家庭如何谋求积极的改变,以及如何从家庭系统出发更好地理解自己、家人和心理问题,从而成长为更健康完满的个体,构建更幸福的家庭。
推荐序
前言
声明
第一部分 家的心理意义
第1章 家庭如何塑造人
第2章 家庭也会生病
第3章 家庭中的越界行为
第4章 家庭关系中的困境
第5章 家庭中更高级的改变
第6章 家庭中的代际传承
第7章 步入全新生命周期的青少年家庭
第8章 家庭中的父性
第二部分 心理诊室中的家庭问题
第9章 守护家庭的卫士一孩子
第10章 如何让家庭发生更大的改变
第11章 父母有时并不那么爱你
第12章 完美无缺的家庭恰恰可能是有问题的
第13章 我们并非刻意获得生病的好处
第14章 父亲缺席的母子盛宴
第15章 什么时候家里就不需要笨小孩了
第16章 我不再需要精神病了
第17章 那些不辞而别的来访者,或许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完成
第18章 “有毒”的父母,“中毒”的孩子
第19章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肯上学
第20章 如何把孩子从游戏中“夺回来”
第21章 心理诊室中的爱情故事
第22章 孩子也许并不想活成你们想要的样子门
第23章 放弃完美父母的幻想吧
第24章 父母为何要“引诱”孩子犯错
第25章 这不是你的错
第26章 家庭问题的解药
第27章 什么样的家庭可能养出有问题的孩子
……
第三部分 新家庭健康指南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生病了,既是这个人的问题,也是其所处的环境,尤其是人际系统的问题,而家庭就是非常重要的人际系统。因此,治疗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应该同时调整、改变他的家庭系统,而不仅仅治疗病人本身。同样,促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应该从他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系统出发,进行系统式的改善,创立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陈发展博士的这本书正是从系统的视角出发,基于他本人扎实的精神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心理治疗临床经验,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家庭案例,讲述了如何从家庭系统的角度理解自己、家人和疾病,从而促进家庭心理健康,实现家庭幸福。这本书可以作为个人和家庭心理健康方面的科普读物,也可以作为心理健康从业者的专业参考书。
——赵旭东,同济大学精神医学和哲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这本书是发展博士从一个家庭治疗师的专业视角,结合心理学尤其是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临床诊疗中的真实案例,悉心陪伴和协助来访者或家庭穿越代际、跨过阻碍、挣脱牵绊、持续发展的心路历程,深入浅出、内涵丰富,文笔细腻、可读性强,相信会受到专业人士以及普通读者的喜爱。
——孟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学组主任委员
★细翻本书,历历在目的是陈发展博士十余年临床工作的经验和反思。丰富的案例穿插在理论讲述当中,娓娓道来,离我们每个人那么近:酸甜苦辣、百般滋味,那么真实;再用家庭治疗中的丝丝学理带我们用长镜头远观其究竟,让我想到一句话:回到家庭,找到情感联结,再走出家庭,发展有更多可能性的自己。
——姚玉红,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学组副主任委员
★这是一本从自我、亲子沟通和亲密关系等多个方面帮我们开拓视野、打通家庭人际关系“任督二脉”的书,也是一本结合了通俗的心理学知识讲解、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和细致入微的情感描述的书。如果你对自己的家庭关系存在困惑,相信能够在这本书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刘亮,同济大学与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