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东莞产业发展历程及空间演变
1.1 东莞产业的起步阶段(1978-1992年)
1.1.1 “三来一补”发展模式,产业发展开始
1.1.2 村级主导,空间布局零散
1.1.3 “村主导”阶段:规划设计欠缺,以满足基本生产为主
1.2 东莞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1993-2001年)
1.2.1 产业快速发展,谋划产业升级
1.2.2 产业结构初步形成
1.2.3 “镇主导”阶段:镇级产业园出现,空间布局较为分散
1.3 东莞产业的转型及腾飞阶段(2002-2014年)
1.3.1 产业结构转型优化,产业发展腾飞
1.3.2 产业结构形成五大支柱及四大特色产业
1.3.3 东莞市主导的第三代产业园及新城大规模建设
1.4 东莞产业的创新及高质量发展阶段(2015年后)
1.4.1 逐步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变,迈入创新驱动新阶段
1.4.2 产业结构再次升级,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1.4.3 市镇统筹、三级管理的综合性现代化产业园
1.4.4 土地资源紧缺,产业用地集约高效
第2章 高质量发展下东莞产业园空间需求
2.1 高质量发展下的产业发展要求
2.2 未来东莞主导产业类型
2.3 产业空间规划及设计需求分析
2.3.1 产业空间规划及设计趋势分析
2.3.2 产业空间规划设计需考虑的各项要素
2.4 产业建筑需求及分析
2.4.1 建筑平面研究与分析
2.4.2 建筑层高研究与分析
2.4.3 建筑承重研究与分析
2.4.4 建筑柱跨研究与分析
第3章 高质量发展下东莞产业园设计研究
3.1 规划专业篇
3.1.1 区位研判
3.1.2 功能分区
3.1.3 空间布局
3.1.4 内部交通组织
3.1.5 建筑形象
3.1.6 景观设计
3.1.7 智慧园区
3.2 建筑专业篇
3.2.1 地下室部分
3.2.2 外墙及外墙面做法
3.2.3 室内做法
3.2.4 屋面做法
3.2.5 绿色节能
3.3 结构专业篇
3.3.1 产业园的结构选型
3.3.2 楼盖不同结构布置
3.3.3 不同跨度厂房的经济性对比
3.3.4 楼面活荷载与混凝土、钢筋用量的关系分析
3.3.5 首层地面结构做法的经济性分析及设计原则
3.3.6 高层工业建筑的基础选型
3.3.7 高强钢筋HRB500在高层工业建筑的应用分析
3.3.8 高层工业建筑长度超规范要求时的处理措施
3.3.9 防微振设计
3.4 给排水专业篇
3.4.1 消防给水系统
3.4.2 产业园给水系统
3.4.3 海绵城市
3.4.4 水质标准和防水质污染
3.4.5 总图
3.5 电气专业篇
‘3.5.1 供配电系统
3.5.2 应急、消防电源系统
3.5.3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3.5.4 充电桩
3.5.5 产业园配套建筑安装措施
3.5.6 工业厂房配电
3.6 暖通专业篇
3.6.1 建筑防排烟
3.6.2 工业通风
3.6.3 空调系统设计
3.6.4 关于产业园空调设计的构想
第4章 面对未来东莞产业园的设计策略
4.1 绿色低碳
4.1.1 利用当地地域气候特征
4.1.2 融入区域生态廊道及格局
4.1.3 发挥建筑空间节能策略
4.1.4 合理规划园区各项系统
4.2 智慧智能
4.3 集约高效
4.3.1 用地高效
4.3.2 发展高效
4.3.3 成本高效
4.4 复合立体
4.5 可持续发展
4.5.1 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4.5.2 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及调整
4.5.3 产业空间的灵活及“永续”性
4.5.4 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
4.5.5 实现人地和谐,实现绿色健康发展
4.6 “三生融合”
4.6.1 强化园区顶层设计和创新支持
4.6.2 注重产业发展和产业需求
4.6.3 集中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园区共享
4.6.4 注重生态体系和环境建设
4.6.5 产业建筑的“三生融合”
第5章 华创联合产业园设计实践
5.1 设计全过程服务总结
5.1.1 建筑设计流程
5.1.2 前期策划阶段
5.1.3 中期设计阶段
5.1.4 后期跟踪配合阶段
5.2 产业园代表性实践案例
5.2.1 综合型产业园典范:东莞东实·道浯数智产业园
5.2.2 现代化产业园典范:东莞高低涌社区产业园
5.2.3 专业型产业园典型:东莞松山湖生物技术产业园
5.2.4 经济型产业园典范:惠州万业中试育成产业园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