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
0.00     定价 ¥ 157.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832098
  • 作      者:
    作者:李慧明|责编:张建中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出发,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气候治理二者逻辑关系的理论阐释为基础,通过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行为体、全球气候治理规范与制度、全球气候治理权力格局三个要素,系统分析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形成与演变,尤其是分析和考察了自2015年《巴黎协定》达成以来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新变化、主要特征及世界主要国家对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政策立场。在此基础上,本书着重分析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身份变迁及责任变化,探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国气候政策与行动的深远影响,以及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影响日益加剧背景下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的战略理念及大国担当,最后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中国在新形势下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具体行动方略。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气候治理:理论阐释与逻辑关系
一 国际秩序转型视野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全球气候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全球气候治理的互构关系
四 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三个共同体”的内在逻辑及其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关系
五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目标与方向路径
第二章 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基本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 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及其基本构成要素
二 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参与主体
三 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基本规范与制度
四 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领导及其历史变迁
第三章 全球气候治理的制度与机制:历史演进与理论解释
一 《公约》下全球气候治理制度与机制的历史演进
二 全球气候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三 全球气候治理从“法制建设”到“实践行动”的历史性转向
四 全球气候治理制度与机制演进的原因及趋势
第四章 后巴黎时代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主要特征与综合评价
一 新治理制度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巴黎协定》的“自下而上”治理模式
二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制度建设基本完成的意义
三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模式下参与主体的变化
四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领导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五 对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综合评价
六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及新挑战
第五章 后巴黎时代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动态变化与现实挑战
一 2017年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及其现实影响
二 美国“退约”后欧盟与中国协调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现实行动
三 2020年以后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及其对全球气候加生治理的深刻影响
四 “欧洲绿色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战略考量
五 拜登气候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战略考量
六 新形势下欧美气候新政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影响及其限度
第六章 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中国:身份变迁与责任变化
一 国家身份及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身份变迁
二 中国在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身份定位
三 百年大变局下中国与世界的复合生态关系
四 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转型背景下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
五 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下的国际责任与利益诉求
第七章 中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战略目标与行动方略
一 多重危机下全球气候治理的紧迫性与中国的关键地位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战略目标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多重使命”
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路径以及生态向度的重大价值
五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实践行动
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行动方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