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临证特色
一、将“阴血存亡论”引到调理月经的关键
二、调补后天脾胃贯穿始终
三、疏肝解郁以畅通气血
四、衷中参西,扩展中医诊疗思维
五、针药并用,巧妙应用中医适宜技术
六、药食同源,养医同理
第二章 经典医案
一、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二)月经后期
(三)月经过多
(四)月经过少
(五)经间期出血
(六)崩漏
(七)痛经
二、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二)胎动不安
(三)滑胎
(四)妊娠身痒
三、产后病
(一)产后恶露不绝
(二)产后身痛
(三)产后缺乳
(四)产后回乳
四、妇科杂病
(一)不孕症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
(三)高泌乳素血症
(四)绝经前后诸证
(五)盆腔炎
(六)癞瘕
(七)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
(八)乳癖
(九)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
(十)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第三章 特色疗法
一、用药心法
1.熟地黄、阿胶、砂仁
2.女贞子、黄精
3.菟丝子、覆盆子
4.鹿角霜、紫石英
5.北沙参、百合
6.当归、白芍
7.川牛膝、泽兰
8.红藤、忍冬藤
9.败酱草、鱼腥草
10.路路通、皂角刺
11.当归、牡蛎
12.丹参、三七
13.丹参、鸡血藤
14.补骨脂、续断
15.合欢花、玫瑰花、月季花
16.乌梅、艾叶、整甲
17.夏枯草、浙贝母
18.灵芝、红景天
19.紫草、茜草、仙鹤草
20.苏木、九香虫
21.小茴香、艾叶
22.莪术、赤芍、丹参
二、常用外治法
1.热罨包(中药热敷法)
2.中药保留灌肠
3.穴位贴敷
4.脐中疗法方
5.阴痒外洗方
6.阴肿坐浴方
三、古方今用
1.升降散
2.归脾汤
3.四二五合方
4.寿胎丸
5.甘麦大枣汤
附:康佳教授行医40年感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