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河湖污染源解析与控制
0.00     定价 ¥ 26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68148
  • 作      者:
    作者:冯民权|责编:祝洁//汤宇晨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结合国内外研究与作者多年科研成果,对河流系统典型区污染控制问题和理论进行总结,探明河流交汇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揭示河湖植被区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明晰河岸带氨、磷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研发河湖污染源高精度定量识别与解析技术、多因子交互作用下湖库底泥污染物释放通量预测技术、富营养化分区协同治理及水华预警技术;提出基于连通性量化指数的水系优化技术,构建基于水系连通优化的流域水量水质调控体系。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科研、设计及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参考。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河湖典型区污染物输运基础理论
1.2.2 河湖污染源解析
1.2.3 河湖水污染综合控制技术体系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参考文献
第2章 河流交汇区水流紊动特性与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
2.1 明槽交汇区污染物浓度场分布与混合特性
2.1.1 实验概况
2.1.2 污染物纵向扩散
2.1.3 污染物横向扩散
2.1.4 污染物混合特性
2.2 交汇区水流结构与污染物迁移转化特性分析
2.2.1 实验概况
2.2.2 天然交汇区水流结构和形态动力学特性分析
2.2.3 交汇区污染物迁移转化特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含柔性植被明渠水动力特性与污染物浓度场实验
3.1 实验测量
3.1.1 区域布置
3.1.2 水力参数
3.2 含柔性植被明渠水力特性实验研究
3.2.1 含柔性植被明渠水流的水位
3.2.2 含柔性植被明渠水流的流速
3.2.3 含柔性植被明渠水流的雷诺应力
3.2.4 含柔性植被明渠水流的紊动强度
3.3 含柔性植被明渠污染物浓度场实验研究
3.3.1 实验概况
3.3.2 污染物浓度标定实验
3.3.3 时均浓度横向分布
3.3.4 时均浓度垂向分布
3.3.5 浓度半宽分布特性
3.3.6 离析度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F河LF段河岸带对氮、磷的截留作用
4.1 典型河岸带土壤氮、磷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4.1.1 区域概况
4.1.2 土壤氮、磷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4.1.3 土壤氮、磷含量的时间分布特征
4.1.4 土壤氮、磷分布的影响因素
4.2 典型河岸带植物氮、磷时空分布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4.2.1 植物氮、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4.2.2 植物氮、磷的时间分布特征
4.2.3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
4.2.4 植物氮、磷含量的影响因素
4.3 典型河岸带对氮、磷的拦截率及其影响因素
4.3.1 典型河岸带对氮、磷的拦截率
4.3.2 典型河岸带氮、磷分布的影响因素
4.3.3 典型河岸带氮、磷含量与土壤及水文特性的响应关系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F河下游硝酸盐污染源解析
5.1 无机氮特征及硝酸盐污染源初步解析
5.1.1 无机氮分布特征
5.1.2 土地利用类型与无机氮浓度的相关分析
5.2 硝化与反硝化作用
5.2.1 氮素分馏方式
5.2.2 水体的硝化作用
5.2.3 水体的反硝化作用
5.3 基于稳定双同位素技术的硝酸盐污染源解析
5.3.1 主要氮素污染源
5.3.2 硝酸盐污染解析
5.3.3 硝酸盐污染源贡献率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YM湖内源污染释放通量预测
6.1 YM湖沉积物-上覆水界面氮、磷释放通量
6.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6.1.2 沉积物-上覆水界面营养盐释放通量规律
6.1.3 界面交换对水体营养盐的潜在贡献率
6.2 YM湖主要环境因子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6.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2 上覆水温度对氮磷释放的影响
6.2.3 上覆水溶解氧对氮、磷释放的影响
6.2.4 上覆水pH对氮磷释放的影响
6.2.5 水力扰动对磷释放的影响
6.3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的YM湖底泥氮、磷释放通量估算
6.3.1 实验方案及结果
6.3.2 响应值与变量的回归拟合
6.3.3 沉积物最不利释放条件的预测与结果验证
6.3.4 YM湖底泥氮、磷释放通量估算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浅水湖泊水动力特性与富营养化机理及调控措施
7.1 WX湖水动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7.1.1 模型建立
7.1.2 WX湖流场影响因素分析
7.2 WX湖富营养化机理与水华预警
7.2.1 WX湖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7.2.2 WX湖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分析
7.2.3 WX湖水华预警
7.3 WX湖富营养化调控措施研究
7.3.1 WX湖富营养化模型构建
7.3.2 富营养化模型的验证
7.3.3 远期控制措施研究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强人工干扰流域连通性及水量水质调控研究
8.1 相关理论与方法
8.1.1 基于图论的河网结构连通性量化方法
8.1.2 流域结构和功能连通性的综合量化方法
8.1.3 基于模糊算法和图论的河网水量水质综合评价方法
8.2 河网结构连通性优化
8.2.1 人工河道水系连通优化
8.2.2 连通性分析及优化方案
8.3 QY河流域水系连通及调控
8.3.1 城市人工湖流场影响因素分析
8.3.2 换水方式对城市人工湖水质的影响分析
8.3.3 QY河流域湖泊群调控研究
8.4 流域水量水质综合调控
8.4.1 QY河流域水量水质调控方案
8.4.2 闸坝群调度模式分析
8.4.3 不同程度蓄水方案分析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