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时期枣庄市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研究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3079025
  • 作      者:
    编者:管明坤//张其成//闫丽娟//刘翀|责编:章玉霞
  • 出 版 社 :
    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枣庄市为例,系统分析了枣庄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与利用效率、水资源质量等特征;按照“以水四定”的相关原则,研究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相关内容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研究,提出相应的配置工程;基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保护及水生态修复策略,研究了新时期水资源管理目标体系及管理措施。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相关概念
一、水资源
二、水循环
三、水资源保护
四、水资源优化配置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枣庄市区域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条件
三、水文条件
四、土壤概况
五、地形地貌
六、地质构造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一、行政区划
二、人口及经济发展
第三节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一、城市定位
二、发展目标及人口规模
三、总体空间布局
第三章 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态势
第一节 水资源量
一、地表水资源量
二、地下水资源量
三、水资源总量
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二、供、用水量统计
第三节 水环境质量评价
一、地表水质量评价
二、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质量评价
第四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第一节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一、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二、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三、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
第二节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一、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第三节 枣庄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一、用水总量及地下水开采量控制指标
三、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限制排放总量
第五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第一节 可供水量及供水能力分析
一、再生水回用
二、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利用
三、外调水资源供给
四、供水总量
第二节 需水量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与分析
二、生活需水预测
三、生产需水预测
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五、总需水量
第三节 供需平衡分析
一、现状各区供水情况
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章 节水规划
第一节 概述
一、节水的基本概念
二、节水型社会的内涵
第二节 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与意义
一、节水型社会特征与建设内容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意义与要求
第三节 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基础及规划原则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基础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原则
第四节 枣庄市节水规划
一、枣庄市节水建设现状
二、枣庄市用水主要问题
三、枣庄市节水目标
四、枣庄市节水方案总体规划
五、枣庄市节水规划措施
第七章 水资源配置工程
第一节 水资源配置原则
第二节 水资源优化配置
一、近期(2025年)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向和重点
二、远期(2035年)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向和重点
第三节 水资源配置措施
第八章 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
第一节 范围及目标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
一、地表水资源保护
二、地下水资源保护
第三节 水生态修复
一、生态系统综合管理
二、生态修复策略
三、生态修复工程
第九章 枣庄市水资源综合管理
第一节 管理目标
第二节 管理措施
一、优化地袁水配置
二、实现地下水平衡
三、满足水功能区要求
第三节 保障措施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提出了与枣庄市相适应的规划方法
二、明确了关键是实现用水总量控制
三、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第二节 建议
一、改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二、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
三、继续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全面构建现代水资源综合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