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关键工艺技术--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精)/低渗-超低渗油藏有效开发关键技术丛书
0.00     定价 ¥ 24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79755
  • 作      者:
    编者:周志平//杨海恩//姚斌//齐银//唐凡|责编:万群霞//崔元春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围绕“十二五”期间长庆油田低渗-超低渗油藏堵水调剖工艺有效期短、深部剩余油动用能力不足,分注井井下密封工具易失效、测调工作量大、成本高,常规压裂技术不能满足低产井改造需要,套损井治理工艺手段有限等主要技术难题,介绍“十三五”集中攻关形成的低渗-超低渗油藏深部调驱、精细分层注水、低产井体积压裂、连续管侧钻及套损井长效开采等工艺技术。系统分析提高低渗-超低渗油藏储量动用的工艺技术方法,为油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 本书可供石油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从事油田开发相关专业工程师阅读,也可供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低渗-超低渗油藏特征及开发概况
1.1 概念与分类
1.2 资源与分布
1.3 油藏特征
1.3.1 构造特征
1.3.2 储层特征
1.4 开发特征
1.4.1 油井产能特征
1.4.2 非达西渗流特征
1.4.3 储层吸水特征
1.4.4 油井注水见效特征
1.4.5 水驱效率特征
1.4.6 采液、采油指数变化特征
第2章 影响储量动用程度的关键因素
2.1 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
2.1.1 平面非均质性对水驱效果的影响
2.1.2 剖面非均质性对水驱效果的影响
2.1.3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对水驱效果的影响
2.2 超低渗油藏单井产量低
2.2.1 超低渗油藏沉积背景
2.2.2 渗透率低、启动压力大
2.2.3 物性差、应力敏感性强
2.2.4 水驱效果差、单井产量低
2.3 油水井套损造成储量失控
2.3.1 油水井腐蚀套损形势严峻
2.3.2 套损井治理难度加大
第3章 低渗-超低渗油藏深部调驱技术
3.1 油井见水特征
3.1.1 见水类型
3.1.2 见水影响因素分析
3.2 优势渗流通道判识及表征
3.2.1 优势渗流通道判识
3.2.2 优势渗流通道表征
3.3 深部调驱工艺技术
3.3.1 PEG单相凝胶调驱工艺技术
3.3.2 纳米聚合物微球调驱工艺技术
3.3.3 深部复合调驱工艺技术
第4章 低渗-超低渗油藏精细分层注水技术
4.1 精细分层注水规范
4.1.1 精细分层注水依据
4.1.2 精细分层注水标准
4.2 波码通信分层注水技术
4.2.1 技术组成
4.2.2 工艺管柱
4.2.3 现场应用效果
4.3 不动管柱在线增注技术
4.3.1 COA酸液体系
4.3.2 不动管柱在线注入酸化工艺
4.3.3 现场试验效果
第5章 低产井体积压裂技术
5.1 超低渗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
5.1.1 井组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5.1.2 油藏数值模拟
5.1.3 典型井组数值模型的建立
5.1.4 典型井组历史拟合
5.1.5 典型井组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
5.2 长期注采条件下应力场变化特征
5.2.1 平面应力场研究
5.2.2 纵向应力场研究
5.3 老井体积压裂裂缝带宽优化
5.3.1 老井合理裂缝带宽的计算方法
5.3.2 最小裂缝带宽范围的确定
5.3.3 最大裂缝带宽范围的确定
5.4 缝端暂堵体积压裂工艺
5.4.1 裂缝向高应力区延伸的力学条件
5.4.2 缝端暂堵体积压裂工艺的优化
5.4.3 配套低密度暂堵剂材料研发
5.4.4 低成本可回收压裂液体系研发
5.4.5 现场实践及效果评估
第6章 套损井恢复储量动用新技术
6.1 套损井剩余储量潜力评价
6.1.1 套损井区测井剩余潜力评价
6.1.2 套损井区油藏动态分析
6.1.3 水淹规律研究
6.1.4 套损井区剩余油分布评价
6.1.5 套损井区储量动用程度评价
6.2 连续管侧钻工艺技术
6.2.1 侧钻方式与井型
6.2.2 侧钻钻井技术
6.2.3 侧钻完井技术
6.3 套损井长效开采工艺技术
6.3.1 套损综合判识技术
6.3.2 套损井治理工艺技术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