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全球产业链生态正在发生变革,制造业创新本身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创新从单一源头转向多元融合,制造工厂与外部交互所发生的创新——灰度创新,正在崛起。
2.本书集结100家一线直采企业案例,从制造工厂的视角,审视制造业的创新来源,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帮助企业去理解,应该如何与上游、下游建立广泛的连接关系。
3.基于作者十余年对世界制造业的观察和研究,从世界制造业产业生态变革的角度,提出灰度创新的实操法则,包括灰度创新的基本法则和创新失灵的机制,从正反两个角度给企业家带来启发。
(1)林雪萍说:“灰度创新是一种创造,但其中也蕴含大量的失败。当前正处在全球化分工出现局部挫折的形势下,许多制造方式和供应链都在重新组合,都是新事物,而灰度创新的各要素也需要恰如其分地连接。拆除企业间的边界,走向无边界制造,探索更多的创新机制,这是一个时代需要回答的问题。而新冠疫情正在重塑供应链的形态,分布式制造或将会更加普遍。制造与创新的相伴和分离,也需要更多的关注。”
(2)灰度创新具有普适性,本书对于世界制造业形势的分析,中国制造创新的理解都是深刻的,这种联合创新的思维不仅适用于制造业,都各行各业的发展思路都有借鉴意义。-
(3)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我心中有很多感慨:中国作为“制造工厂”的这么多年中,产业结合部的创新有那么多被埋没,没有得到积累沉淀,制造过程带来的创新价值被忽视,真的是我们的一大损失,希望当代的企业家能从本书中得到一些启发,发掘中国制造的更大价值。
《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从制造工厂的视角,审视制造业的创新来源。工厂与外部交互所发生的创新——灰度创新,远比想象的复杂,而且生机盎然富有活力。如果放大到整个制造业来看,没有对制造土壤的固守,基础原理突破所带来的生产力将会大打折扣。中国有着肥沃的制造土壤,珍惜这些土壤和它下面的交错复杂的供应链根系,是中国制造的一条跃迁之路。
第一章/灰度创新的定义:交叉结合部的创新
第一节-微笑曲线是一个典型的误解-/-2
第二节-创新驱动人见人爱,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5
第三节-制造创新那些不痛快的伴侣-/-8
第四节-灰度创新是制造结合部的联合创新-/-10
第五节-开放式创新与灰度创新的区别-/-13
第六节-灰度创新的价值去向-/-15
第二章/制造创新的国家土壤
第一节-德国从早期的染料革命到现在的工业4.0-/-21
第二节-美国制造创新的大时代变迁-/-26
第三节-日本推动创造性的合作研究-/-35
第三章/中国灰度创新:制造崛起
第一节-走向卓越制造的路径-/-48
第二节-全球化分工:灰度创新的贡献-/-51
第三节-制造难以大规模迁移的护城河-/-54
第四节-回岸制造不容易:灰度创新助推了利润-/-58
案例:灰度创新的放大效应:德国设计+中国制造-/-60
第四章/产业级生态:工业生态系统是创新的最好保障
第一节-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同级切换-/-70
案例1: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的探索-/-72
案例2:研华与大学的灰度创新-/-74
第二节-树状价值链网络-/-77
第三节-了解与支持代理商:农机与工程机械的代理商-/-79
第四节-产业集群的灰度创新:中心—卫星工厂体系-/-82
第五节-行业细分工导致大量的灰度创新-/-90
案例:工程机械代理商天远的多维度灰度创新-/-94
第五章/企业如何推动灰度创新
第一节-大型企业的创新:从一体化到中央基础实验室-/-102
第二节-灰度创新是一个组织对负熵的引入:know-how到know-who-/-106
第三节-中小企业的“三三魔咒”-/-109
第四节-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蚂蚁和大象的联手-/-112
第五节-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新命题-/-/-118
案例:小松公开数据,推动建立生态-/-123
第六章/与下游用户合谋寻找灵感
第一节-与用户共同创造-/-126
案例:机床厂如何提供为用户算钱的服务-/-131
第二节-用户的经验是最好的养分-/-135
第三节-新型供应链条上的知识容器-/-142
第四节-跟着客户一起转行-/-146
第五节-逆向灰度创新:超级用户的力量-/-148
第七章/善待供应商
第一节-共进退的绿色外协会-/-162
第二节-供应链新伙伴关系-/-164
案例:为伙伴加油打气-/-167
第三节-了解上游供应商的能力-/-168
案例:空气清新剂和筷子-/-171
第四节-为供应商创造价值-/-173
案例:寻找最大公约数-/-175
第八章/灰度创新的基本法则
第一节-灰度创新是设计出来的,而非自发完成的-/-180
第二节-开箱法则Think-out-of-Box——跳出局外-/-183
第三节-一张桌子两家用:企业内部的墙,早已有之-/-186
案例:从技术到组织——菲尼克斯与中控的联合研发-/-188
第四节-找寻企业的灰度大使-/-194
第五节-跨界知识的撞色拼接组合-/-196
第六节-为合作机制保驾护航-/-199
第七节-狼群模式:供应链长板组合集团战-/-203
案例:长胜的“狼群模式”-/-205
第八节-长臂灰度创新:-ST-意法半导体的主动与康宁的被动-/-211
第九节-社会心理学的导入形成必要支撑:中外厨房的差别-/-216
第九章/灰度创新失灵
第一节-信任失灵-/-220
第二节-“非我所创”综合征是灰度创新的天敌-/-222
第三节-行业的灰度创新失灵:共性技术科研院所的缺失-/-224
第四节-生产加工深度过长-/-226
第十章/流动式知识产权的界定
第一节-联盟的知识产权界定-/-233
第二节-螺丝式(阶梯式)的渐进,确保灰度创新发生-/-235
第三节-伙伴之间的互利关系-/-237
后-记-/-241
第1章-我的非线性成长之路
1.1-第一阶段(2005—2006年):拥有一份靠谱的工作-/-033
1.2-第二阶段(2006—2008年):从草根到销冠,第一次快速“超车”-/-035
1.3-第三阶段(2009—2011年):互联网下的加速成长和运营职业生涯-/-037
1.4-第四阶段(2012—2014年):第一次创业——职业生涯中zui大的转折-/-043
1.5-第五阶段(2015年—至今):以成熟创业者的身份加速成长-/-049
第2章-非线性世界的真相与基本规律
2.1-重塑自己的职业发展观-/-058-
2.2-“S型曲线”与“第二曲线”出现的必然-/-073-
2.3-头部效应——在每一段职业经历上跃迁的秘诀-/-087-
2.4-成长赛道、线性竞争和非线性竞争-/-095-
2.5-两条“一级成长曲线”与N条“次级成长曲线”-/-104
第3章-扫清你“蜕变之路”上的一切障碍
3.1-职业生涯中早期,如何应对“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119-
3.2-职业生涯中早期,如何应对“转行难”-/-128-
3.3-工作0-~-5-年,面对多个职业机会如何选择-/-134-
3.4-如何超越那些早期职业起点远高于你的人-/-153-
3.5-成为一个顶级专家或优秀商业操盘手的具体路径-/-160-
3.6-如果在某个职业成长赛道中“失败”-/-170
第4章-向顶级高手学习商业认知/-系统思考和竞争策略的制定
4.1-系统思考能力的价值与习得-/-189
4.2-商业世界中的两种高质量思考习惯-/-196
4.3-商业环境中的“竞争策略三级思考法”-/-209
4.4-如何向顶尖高手学习,提升制定策略的能力-/-221
4.5-如何预见未来,面对极度激烈的竞争环境做出高质量决策-/-235
4.6-顶级高手进行复杂思考和决策背后的简单法则-/-250
4.7-通过系统思考“向外”寻求成长-/-254
第5章-第三条“一级成长曲线”——心性成长
5.1-解读所谓“心性成长曲线”-/-265
5.2-一个人的内在成长——打破边界和建立边界-/-276
5.3-心性成长曲线下的终极命题与3种修炼-/-287
5.4-我的心性曲线成长之路-/-303
5.5-关于心性成长曲线的本质与总结-/-336
第6章-如何与这个注定不确定、不可控的世界共舞?
6.1-应对不确定性的两种武器-/-345
6.2-以“系统思考+专业主义”应对不确定性-/-352
6.3-以“内在坚守和热爱”对抗不确定性-/-368
6.4-假如你注定无法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373
尾声-/-379
附录A-部分概念解释-/-385
附录B-推荐书目-/-389
致谢-/-393
工信部原副部长、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利华
对制造业的认识应当与时俱进。一方面,专业化分工还在深化,研发、设计、渠道、品牌、服务等逐渐与制造环节相分离,并日益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多种技术的交叉应用,使得行业边界日渐模糊,制造业各领域、各环节之间,制造业与新技术和服务业之间,加速融合。这种融合给制造业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会,将这种由于融合带来的“软性”-创新概括为“灰度创新”,并从理论上做出总结,很有意义,很有启发。
李书福
从制造工厂的原点出发,没有边界的工厂才能成为佼佼者。只要秉持开放的心态,从全球汲取能量,从用户获取灵感,那么广阔的外部资源,就会一直助燃制造创新的圣火。《灰度创新》一书背后的原创理论,揭开了这样一个潜藏已久的产业界奥秘,这也正是中国制造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值得一探究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张维迎
灰度创新,就是价值链结合部的创新,它是多方合作的结果。林雪萍提出灰度创新这个概念,很有实用价值。
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
新望
观察中国东南沿海发展,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块状经济”,也即企业和产业的集聚。在这些企业群落和产业集群里,似乎有大量弥漫在空气中的“隐性知识”,既不是专利,也不是发明,多数是“干中学”累积起来的规则,约定俗成,无边界,也难以定义,但非常管用。这可能是中国制造生态链最为核心的竞争力。本书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用“灰度创新”加以提炼,传神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