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民俗主义”为研究视角,对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胡同游开展了跨九年的田野研究,以文化精英、政府、企业、车工、居民、游客等主体的交互凝视和叙事行为为线索,呈现在国家与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中,北京胡同游从诞生、发展、失序到特许经营,再到稳定发展、持续创新的过程,阐释在遗产旅游兴起的背景下,什刹海胡同文化被解构、再编,面向游客进行多元化的实时展演,不断实现着旅游参与的传统文化再生产。
旅游再生产出来的什刹海文化,与居民生活着的民俗文化之间,存在“前台”与“后台”的界限,伴随胡同游30年的演变,这个界限也不断迁移,“后台”在弹性回归。胡同游充满了国家在场、企业意志、居民态度和车工表演的个性化,在多主体的“交互凝视”与共谋下,逐渐成为年轻人眼中什刹海文化的重要象征。但这种民俗主义的新传统,是否能内化为什刹海的“本土力量”,并被内生传承,还需要更长时段的实践和跟进研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