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篇
**章 营建基础
土家族历史悠久,世居鄂、湘、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1956年10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族热爱故土家园,他们的干栏民居营造技艺在千年的繁衍生息中不断发展成熟。
鄂西武陵山区主要包括恩施州下辖的恩施、利川两市和来凤、建始、巴东、鹤峰、宣恩、咸丰六县,以及宜昌市下辖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鄂西干栏民居,民间俗称“吊脚楼”,是南方干栏建筑的重要代表。它融汇创新,展现了民族建筑的*特魅力。。吊脚楼这一传统民居样式是由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共创、共享的,经历了长期历史演化,形成了极具代表性和多样性的特色风貌,这是地域性自然因素与跨域性的文化因素深度交互融合的结果。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时至今日,吊脚楼在武陵山深处仍有建造,它是一门“活”的技艺。从传承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必要对其建筑类型、结构、技艺流程等营造基础进行学习,尤其需要从工匠的视角认知、理解,本章将基于具体的营建基础知识进行分析讨论。
**节 类型结构
一、平面类型
鄂西地区属于广袤的长江中下游地带,传统民居均具有南方民居的典型特点。*基本的空间形制一般为正屋三间,中间为堂屋,两侧为耳房。厕所、厨房等辅助用房多被安排在房屋的侧面或者后部。土家族干栏建筑强调适应山形地势,因场地条件类型多变、风格各样,其平面组合和空间形式既丰富多彩,又呈现较强的规律性,常见的平面类型有以下四种。
其一,“一”字形(也称为扁担挑)。该类型是正屋一字排开的形式,建筑分布广泛,在鄂西等地较为常见。正屋通常建在同一水平面地基上,一般为三开间,但也有五开间、六开间、七开间的,正屋前常常留有较为宽阔的平地(晒台),当地称为“坝子”,为日常室外活动与晾晒农作物的地方(图1-1)。
图1-1 “一”字形房屋
其二,“钥匙头”单吊式(平面L形)。该类型是在“一”字形基础上加建一间厢房(也称为横屋),形成垂直关系。其平面主次分明,功能强大。横屋没有固定尺寸样式,主要依据正屋,也可根据实际地形灵活变化,但一般不大于正屋。如果为吊脚形式,通常在顶部通风层堆放农具、粮食、杂物,中间层住人,也可作为厨房杂物间,下部悬空的空间则多用于养家禽、牲口(图1-2)。
图1-2 “钥匙头”吊脚楼模型
在结构上,横屋与正屋出现了交接现象。作为重要的结构构件,纵横排扇相交处的柱子“冲天炮”为建筑屋顶和形体转折起了支撑作用,这也是鄂西土家族干栏建筑合院不同于其他地区合院民居的*大特色。在“钥匙头”单吊式建筑中,厢房位于正屋的一侧,受山地地势影响,如果悬吊部分太多,会增加建造成本,因此厢房通常较短。厢房以左手为大。如果厢房位于西面,在夏日午后能够遮挡炎热阳光,给合院创建庇荫的空间;如果建于左侧,则要遵循“左手为大”的规矩,但均要根据实际地形条件来确定。
其三,“撮箕口”(平面“凹”字形),或称为“双吊式”“二边起吊”。该类型是单吊式的升级版,即左右两边都有吊脚厢房,形成“凹”字形的平面布局。“撮箕口”是三合院建筑,能适应家庭人口和经济条件变化:先建好“一”字形正屋,若家庭人口增加,则可拓展空间,逐步加建两边的厢房,形成“撮箕口”。这充分展现了建筑生长的弹性空间原理。另外,很多“撮箕口”在三边围合的基础上加建一道“朝门”(院子门),形成四边围合的合院。该类型样例及各部分名称如图1-3和图1-4所示。
图1-3 “撮箕口”吊脚楼建筑模型
图片来源:黄俊拍摄
图1-4 “撮箕口”各部分名称
其四,“四合水”(平面“回”字形)。该类型是在双吊式“撮箕口”的建筑基础上发展而来,正屋前面再加建一排房屋,形成前厅后堂,把左右两头厢房连接在一起形成四合院,其连接处的建筑也可以为“朝门”。“四合水”类型比较少见,如咸丰县蒋家花园(图1-5)、游家院子,利川市大水井也属于此类。
图1-5 蒋家花园“四合水”吊脚楼
从“一”字形、“钥匙头”、“撮箕口”到“四合水”,体现了建筑单体逐步生长、围合为院落格局的完整过程。无论是“钥匙头”这种初期的围合,还是更大型的多进院落如“两进一抱厅”“四合五天井”,都是生活住居功能逐步完善,*终成为完美生活院落的历程。
二、空间功能格局
居住空间体现了人们经验世界的日常生活与超验世界的生命意义的和谐一体。这在鄂西传统民居空间中体现得尤为显著。
1. 堂屋
“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
堂屋是传统居住建筑的中心与灵魂,具有公共性。为了显示家族的荣耀,堂屋通常在整个建筑中被设计得*为高大宽敞。很多土家族堂屋入口不设大门,强调礼仪且出入方便,但富足人家在入口处设置“六合门”,一般情况下仅中间两扇门打开,其余的常闭。堂屋中间的板壁上供有神龛,用于祭祀祖宗。神龛下面通常会设有八仙桌、长凳等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