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建身边的花园——居民自发组织的“附近”
关于上海嘉定丰庄三叶花园的故事 / 孙 晓
疫情中的“一阳来复”——记人乐小区两个超低成本投入的迷你社区花园实践 / 张黛英
三分地 / 张永梅
家校社共筑育才云端花园 / 贺 宇
通过一次小区路面翻修,谈谈社区微改造的实施困境 / 王大全
美岸的故事 / 谷光灿
让日子越过越美——从孩子的自然启蒙中,开启重构邻里关系的大门 / 施柳燕
第二章 实践赋能链接社区——社区花园竞赛与共生工作坊激活的“附近”
好爱这个世界啊,好爱这座花园的花与人 / 黄欣虹
一个稻草人的社区花园观察后记 / 汤雪儿
盒子花园—— 一种促进邻里关系的微型花园 / 边思敏 孟 露 李 倞
种子小圃:小花园、同生长、共联结 / 余孜婕 许芗斌
花厢记 / 姚 喆
灵气花园的街区共生实验——街区微更新中空间社会关系与介入模式研究 / 崔灵楠
单位制社区居民异质化情境下社区花园营建——资源视角下社区多元重构 / 杨光炤 祝芙琳 李林蔚
“林”的花园——重塑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 杨艺红 董一瑾 周一文 陆 熹 杨云峰
现代城市背景下的街校社区合作机制研究——以永初社区为例 / 周 详 黄宇飞 詹丽斯 李佳宜
从居民到居民社区规划师的思考——以浦东新区三林苑社区规划工作为例 / 姚静晶
重构与拼贴:东明社造杂记 / 顾 钺
为了我们所理解的城市 / 孙菁鸿
从0到1的参与式规划认知之路——以灵岩南路街道街区共生实验的参与为例 / 李瑾琪
第三章 多样组织化的社区营造——社会组织力量重新定义的“附近”
南头古城社区营造:从走进社区开始,探究在地的答案 / 林大海
和社区一起成长——爱有戏与社区花园的故事 / 刘 飞
共建花园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我期待把更多人“卷入”其中 / 陈 风
遇见“3839”,遇见向往的生活 / 刘 英
众人共创建,快乐又健康——记社区公共空间打造的三两事 / 韦杨韬
在流动中共建地方 / 高 冶
守护家门口的“野蛮”生命力——有种行动队的成长记录 / 陆雪涵
南宁“老友议事会”和“老友花园”模式——社区花园中的协商议事机制探讨 / 王 静 黄富章 阚 童
“老友花园”:五平方米空间引发的公众参与行动 / 尹科娈 陈泰宇
在信阳市政府门前建一个社区花园 / 王向颖
第四章 构建附近网络——研究者实践参与及归纳总结的“附近”
从花园到家园——由社区花园生发的社区共同体意识建构实验 / 刘悦来 魏 闽 谢宛芸 毛键源
一个屋顶花园的启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 / 王本壮
社区花园是一场有意思的社会试验 / 常 莹 季 琳
儿童友好社区花园的校社共建实践模式探索 / 沈 瑶 胡筱萍
社区营造校地合作模式探析:以南京市实践为例 / 王宇鑫 林毅城 周 详
从一座屋顶可食花园成为一段故事:38 号楼屋顶可食花园(秾好植物园) / 李自若 余文想 李小霞
教育赋能城市闲置小微空间——南京市建邺区少年宫可食花园案例研究 / 何疏悦 石依卉 齐绍民
小树与大剧院——南京乐山路小学屋顶花园中的实践探索 / 程云杉
为了更生态的社区花园——以定海路街道微更新为例 / 戴代新 李林勃
重建附近:合肥城市学院“半亩方塘生态农园”重建的故事 / 席冬亮 王晓滢 夏雨朦 郑艺涵
造一个助力人才全面成长的大学校园花园——以长沙理工大学风景园林实践教学基地为例 /周 晨 熊 辉
以“植物房客”为对象的毕设复盘 / 贺沁洋 廖波峰 谢志鹏 刘江萍 陈晓曼
在包容中共建“附近”:社区花园与城市治理 / 王宇泓
活化与重塑——对大学社区花园建设的思考 / 徐家骅
纽带与桥梁——明日城市的社区营造与畅想 / 张永刚
土壤生态修复背景下的社区花园植物景观营造——聚焦与展望 / 金荷仙 易 侨 陈江波
米兰圣西罗社区营造实地调查与设计实记 / 栾晓颖
致谢
附:回望过往初心,耕耘当下实业,播种光明未来——“重建附近”之路采访专栏
东明咖啡梁小玉:公共事务已成为我生活中,最“日常”的习惯 / 谢宛芸
沈春雷:东明路街道的参与式治理 / 谢宛芸
汇明心街区发展服务中心刘璟:社区治理从0到1,没有固定的规定可以遵循 / 谢宛芸 王一如 杨舒捷
陈泳:社区营造是具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社会共同体 / 毛键源 王嘉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