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面向产业振兴的乡村人居生态空间治理研究/中国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丛书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095051
  • 作      者:
    作者:乔杰//洪亮平|责编:陈骏|总主编:李保峰//王通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1.社会效益好,本书入选湖北省公益学术出版基金,从乡村建设的角度解读乡村振兴,凸显了我社在城乡建设领域的影响力。2.科研价值高,本书是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具有很好的科研价值和挖掘潜力。
展开
作者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学博士、建筑学博士后,英国杜伦大学地理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振兴与乡村人居空间治理、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规划、乡村空间单元理论与分析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生(A类)项目3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基金课题5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城乡规划设计奖3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产业兴旺是生态宜居的重要基础,乡村产业的特点为认识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视角。乡村产业的发展规律已成为乡村规划与建设工作应遵循的底层逻辑。本书基于鄂西武陵山区11个县的参与式调查和规划实践,全面呈现了支撑山区可持续治理的人居生态空间场景和乡村产业发展特征。本书立足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尊重山区人居环境特质的价值基础,深入分析乡村产业提振下的多层次人居生态空间治理特征,通过构建综合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引入地方性知识和导向更高效的乡村治理的“多层一体”分析框架,探讨面向产业振兴的乡村人居生态空间治理路径,为指导山地资源系统性开发管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本书可供从事城乡规划研究、乡村地理研究、农业经济研究、公共管理研究的相关部门与科研机构使用,也可供相关院校师生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自序
研究团队近年来一直在中部山区县参与旅游扶贫、传统村落保护、民族村寨建设以及“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等多部委主导下的乡村调查和规划实践工作。面对生态文化资源富集但金融资本普遍缺失的欠发达山区,如何正确认识乡村规划的价值和意义?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城乡规划的本质就是空间治理的过程,乡村规划作为新时期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其空间实践的政治性本质,决定了其不是一项单纯的工程技术活动。因地制宜地挖掘地方资源优势,创新乡村规划编制单元,适应地方的资源禀赋结构和历史地理特征,是统筹和协调大量自发性、碎片化的乡村建设资金和项目,促进更高效的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产业振兴自然成为新时期乡村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乡村建设和运营的底层逻辑。
2015年我们团队第一次走进鄂西武陵山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百里清江画廊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清江作为土家族母亲河的生态文化内涵,同时,清江南北两岸的乡村人居环境特质也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和当地人讨论某个地方时,他们总会用“那一片”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来替代“某个村”,如用“沿头溪那一片”直接替代了城关镇下面的七个村。当我们走进沿头溪那一片,我们发现这里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不可分割。在村民的生活世界里,这里不仅是一个历史地理和自然生态的整体,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单元。当地的一位村书记告诉我,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地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但大家对沿头溪“这一片”的整体认同并没有变化,大家说起某个村的发展时也总离不开“这一片”的整体情况。不管是产业发展、人居活动还是基层治理,这些村子似乎都遵循着流域关照下的某种“整体逻辑”,这种逻辑一直影响当地的人居生态空间格局和发展利益关系。正是带着这种对未知空间现象的疑问,研究团队开始了对山区人居环境特质与地方发展模式之间关系的探索。
鄂西武陵山区地处秦巴山脉进入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县域人居生态空间类型多样,小流域是县域人居生态空间单元的典型代表。虽然从水文和生态实体层面国际和国内学者已有很多对小流域的界定,但很显然生态治理、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基层关注的乡村小流域的重要维度和特征,尤其是对于生态文化资源富集的欠发达山区。林毅夫等经济学家曾指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资源结构的特征是资本的严重缺失,在制定针对这些地区的农村发展政策时应将认识地方优势和利用发展机会作为重点。对于这些欠发达地区而言,明确*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对于地方发展至关重要。小流域是山区乡村产业发展和人居空间活动的基本单元,肩负着区域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双重重任。团队采用参与式乡村调查法对小流域空间治理问题进行研究,深入了解这里的社群关系和公共议题,倾听不同村庄发展主体的核心关切。团队主持完成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沿头溪流域旅游扶贫发展规划(2017-2030)》,多次动员和协调县级相关部门和地方专家开展流域规划座谈,邀请当地农业、旅游和文化等方面专家参与小流域现场调查,深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巫岭山等深度贫困区进行入户访谈,和旅游开发主体探讨流域整体发展的方向和困境,获取了大量地方性知识,帮助我们明晰了实现小流域空间治理的现实基础和关键问题。通过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沿头溪流域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的实践跟踪与成效反馈,研究团队开始对山区乡村人居生态空间治理与产业发展、传统村落保护、民族村寨建设等议题进行关联思考,提出了对武陵山区乡村小流域“产业—空间”组织模式和模型的研究课题。
在国家基金和部委课题的支持下,我们有机会深入鄂西武陵山区十多个县(市)开展多层次的乡村调查。不同地理环境下都存在不同类型、或大或小的地域人居生态单元,人居生态单元也反映了地域多尺度环境下的人居生态空间“结构”特征,小流域是山区典型的人居生态单元,具有解构和重构山区县域乡村空间的示范意义。面对山区发展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地方治理等现实制约因素,县域乡村空间治理应响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要求,因地制宜地推进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等地域空间组织活动,统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推进作为公共政策设计的治理单元与实施载体的空间单元的多层次耦合,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对生态文化资源富集的民族山区,乡村产业发展与人居活动规律都集中投影在人居生态空间治理上,并呈现典型的地域人居生态单元特征。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劳动力、土地(指标调整)、资本、技术和文化的跨区域流动以及人地关系的内部调整,改变了传统乡村空间组织结构,乡村地域功能结构和空间格局发生重大改变。面对山区复杂多样的人居环境,人居生态空间的整体性、结构性和多尺度性特征为乡村治理有效研究提供了空间单元性视角,因为治理总是在一定的时空内进行,空间范围和规模的不同决定了治理问题和治理关系的难易和复杂程度,进而影响治理的方式和效果。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需求转变了当前乡村空间组织简单追求经济效益和行政管理可行的传统视角,推进面向产业振兴的乡村人居生态空间治理研究,是响应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发展需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希望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学界增进对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和乡村产业的基本面的认识,尤其是占全国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山地。由于中西部山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对山区乡村产业和人居环境特质的深入认识和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限于作者的水平和研究经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同仁及读者批评指正。
乔 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23年3月
展开
目录
目录
1.山区可持续治理与乡村产业振兴 1
1.1.山区人居生态空间治理需求 2
1.2.产业振兴与人居生态空间治理 3
1.3.武陵山区资源禀赋概况与研究基础 6
2.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尊重山区人居环境特质 15
2.1.产业振兴下山区资源系统再认知 16
2.2.鄂西武陵山区乡村产业空间资源现状 20
2.3.鄂西武陵山区乡村产业“要素—功能—组织”特征 38
3.乡村产业振兴下山区人居生态空间治理路径 53
3.1.山区乡村产业空间组织困境 54
3.2.山区人居生态空间治理基础 61
3.3.面向产业振兴的山区人居生态空间治理路径 64
4.综合利用山区资源禀赋优势——基于县域资源要素空间特征的乡村产业发展能力评价 69
4.1.县域资源要素类型及分布特征 70
4.2.基于资源要素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产业发展能力评价 94
4.3.基于乡村产业发展能力评价的人居生态空间治理路径 108
5.引入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面向山区连片发展的乡村空间治理 117
5.1.山区人居生态空间治理困境 120
5.2.基于小流域连片发展需求的乡村空间治理层次 126
5.3.面向乡村产业振兴的小流域空间治理对策 134
6.导向更高效的乡村治理——基于乡村社会资本提升的茶村空间治理 141
6.1.支撑产业振兴的村落社会内生机制 142
6.2.乡村社会资本培育与乡村产业振兴 158
6.3.茶园村社会资本培育与茶产业发展 175
6.4.基于社会资本提升的茶村空间治理 222
结语 229
参考文献 231
后记 24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