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交流电机设计/电机工程经典书系
0.00     定价 ¥ 1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1738343
  • 作      者:
    作者:(美)托马斯·A.利波|责编:刘星宁//杨琼|译者:黄允凯//董剑宁//祝子冲//郭保成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侧重交流电机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内容包括:磁路和磁性材料、绕组磁动势和磁场分布、感应电机磁路与损耗、交流电机设计准则、冷却系统和散热、永磁同步电机、电励磁同步电机以及有限元分析方法等。全书在注重基本原理的同时,更加强调交流电机设计的方法、准则、经验和典型工程案例,旨在实现从基础理论到设计实践的过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电机方向研究生的教材和教辅用书,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展开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作者简介
主要符号列表
第1章 磁路
1.1 毕奥-萨伐尔定律
1.2 磁场B
1.3 示例——磁通密度B计算
1.4 矢量磁位A
1.5 示例——从矢量磁位计算磁场
1.6 磁通
1.7 电场E
1.8 安培定律
1.9 磁场强度H
1.10 B和H的边界条件
1.11 法拉第定律
1.12 运动产生的电场
1.13 磁导、磁阻和磁路
1.14 示例——方形截面圆环
1.15 多路径磁路
1.16 磁阻的一般表达式
1.17 电感
1.18 示例——导线的内部电感
1.19 磁场储能
1.20 单位转换
1.21 纯铁心磁路
1.22 磁性材料
1.23 示例——变压器结构
1.24 含气隙磁路
1.25 示例——饱和磁路结构
1.26 示例——混联铁心磁路计算
1.27 多绕组磁路
1.28 电机磁路
1.29 励磁线圈位置的影响
1.30 总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交流绕组的磁动势和磁场分布
2.1 两极电机整距绕组的磁动势和磁场分布
2.2 两极电机的短距绕组
2.3 分布绕组
2.4 同心绕组
2.5 槽口的影响
2.6 分数槽绕组
2.7 斜槽绕组
2.8 多对极、多并联支路绕组
2.9 三相绕组的磁动势分布
2.10 等效两相电机概念
2.11 总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磁路的主磁通计算
3.1 感应电机的主磁路
3.2 有效气隙和卡特系数
3.3 有效长度
3.4 齿部磁阻计算
3.5 示例1——齿部磁压降
3.6 轭部磁阻计算
3.7 示例2——主磁路上的磁压降
3.8 等效磁路
3.9 高饱和电机的磁场分布
3.10 磁化电抗计算
3.11 示例3——磁化电感计算
3.12 总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磁路的漏抗计算
4.1 感应电机的漏磁通分量
4.2 比磁导
4.3 槽漏磁导计算
4.4 单层绕组的槽漏感
4.5 双层绕组的槽漏磁导
4.6 双笼型绕组的槽漏感
4.7 双层绕组的槽漏感
4.8 绕组端部漏感
4.8.1 镜像法
4.8.2 散嵌线圈的绕组端部漏感
4.8.3 将定子铁心视为完全导电体的绕组端部漏感
4.8.4 将定子铁心视为空气的绕组端部漏感
4.8.5 每相绕组的端部漏感
4.8.6 成型线圈的绕组端部漏感
4.8.7 笼型绕组的端部漏感
4.9 定子谐波或相带漏磁通
4.10 锯齿形漏感
4.11 示例4——漏感计算
4.12 笼型转子的每相有效电阻和电感
4.13 转子气隙磁动势的基波分量
4.14 转子谐波漏感
4.15 互感计算
4.16 示例5——转子相漏感计算
4.17 斜槽漏感
4.18 示例6——斜槽效应计算
4.19 总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感应电机损耗计算
5.1 引言
5.2 导体中的涡流效应
5.3 定子电阻计算
5.4 示例7——定子和转子的电阻计算
5.5 不规则导条形状电机的转子参数
5.6 电工钢的类型
5.7 基波磁场引起的铁耗
5.8 杂散负载损耗和杂散空载损耗
5.9 定子开槽所导致的铁心表面损耗计算
5.10 齿部脉动铁耗计算
5.11 摩擦损耗和通风损耗
5.12 示例8——铁耗电阻计算
5.13 总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设计原理
6.1 设计因素
6.2 电机制造标准
6.3 主要尺寸特征
6.4 D2L输出因数
6.4.1 埃森法则
6.4.2 磁剪应力
6.4.3 长径比
6.4.4 阻抗基准值
6.5 D3L输出因数
6.6 损耗密度
6.7 D2.5L尺寸公式
6.8 磁负荷的选取
6.8.1 铁心中的最大磁通密度
6.8.2 磁化电流
6.9 电负荷的选取
6.9.1 额定电压
6.9.2 电流密度约束
6.9.3 电流密度代表值
6.10 定子结构的实用考量
6.10.1 散嵌绕组和成型绕组
6.10.2 三角形和星形联结
6.10.3 叠片间绝缘
6.10.4 选取定子槽数
6.10.5 有效材料尺寸的选取
6.10.6 选取导线尺寸
6.10.7 确定气隙长度
6.11 转子结构
6.11.1 需避免的槽配合
6.11.2 起动和堵转时的转子发热问题
6.12 设计流程
6.13 尺寸改变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6.1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热设计
7.1 热问题
7.2 温度限制和最大温升
7.3 热传导
7.3.1 矩形板的简单热传导
7.3.2 圆柱体的热传导
7.3.3 内部均匀热源的热传导
7.3.4 示例9——定子绕组热
7.3.5 内部均匀热源的一维热传导
7.3.6 内部均匀热源的二维和三维热传导
7.3.7 定子齿上的二维热流计算
7.3.8 内部热源的圆柱固体的径向热流
7.3.9 均匀热源的圆柱壳的热流
7.4 平面上的热对流
7.5 气隙的热传递
7.6 辐射传热
7.7 冷却方法和系统
7.7.1 空气表面冷却
7.7.2 内部冷却
7.7.3 循环冷却系统
7.7.4 液体冷却
7.7.5 直接气体冷却
7.7.6 气体作为冷却介质
7.7.7 液体作为冷却介质
7.8 等效热路
7.9 示例10——250hp感应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