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寻找与故乡的连接点 高明勇
第一辑 看不见的城市
城市要学会平衡“看得见的业绩”与“看不见的精神”
陈平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用“南京三书”编译城市性情密码
程章灿|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
重读南京这座城市的更深层本质
张光芒|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学之于城市是记忆和日常生活的细节
何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南京是座一言难尽的城市
薛冰|原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第二辑 看得见的生活
写作“慈行”就是为苍生说人话
徐迅雷|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
“接诉即办”真正实现向互动性治理转变
李文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别把韧性城市当作绝对概念
张明斗|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巴适”应该成为一种生活的理想
曾颖|著名作家,媒体人
故乡是一个人退无可退的收留地
韩浩月|专栏作家,影评人
第三辑 被遮蔽的理想
为什么要重视城市的烟火气
何艳玲|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城市竞争的关键是“以生活留人”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强与弱:舆论世界的“0”和“1”
邹振东|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
九华山与名士相互成全,靠山怎么“吃山”?
尹文汉|九华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更关心“北漂”类标签遮蔽下的人的尊严
黄西蒙|青年作家,资深媒体人
第四辑 被遗忘的传统
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不能是“自娱自乐”
方延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
“历史浓度”决定了每个人一生的价值
十年砍柴|知名文史作家
“危机感”让我重走西南联大路
杨潇|青年作家,媒体人
从历史中发掘现实的影子
郑小悠|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
张贵勇|专栏作者,中国教育报副编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