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云南公路红层滑坡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8741425
  • 作      者:
    编者:刘永才|责编:李凌雁//杨梦月//陈桂华
  • 出 版 社 :
    云南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通过对云南地区红层分布特点,结合其物质成分、坡体结构、区域环境等特点,系统分析云南地区公路滑坡病害的致灾原因和关键控制因素,据此论证公路红层滑坡的处置方法和方式。书中内容总结了云南地区公路红层地质灾害多发的内在机理和典型病害特征,结合近十年来公路红层滑坡的勘察和治理经验,针对云南地区公路红层滑坡病害的识别、监测与治理方法进行了总结。本书主要强调了通过对红层滑坡致灾关键因素的分析,来合理选择其处置方案,达到对公路红层滑坡经济有效的防范和处置。
展开
目录
第1章 云南红层的分布区域及其地质环境特点
1.1 云南红层区域的构造特点
1.1.1 区域地质构造
1.1.2 区域性构造
1.2 滇中红层
1.2.1 楚雄片区地貌特点及地层组成
1.2.2 安丰营片区地貌特点及地层组成
1.2.3 广通片区地貌特点及地层组成
1.2.4 永仁片区地貌特点及地层组成
1.3 滇西红层(北区)
1.3.1 剑川-兰坪片区地貌特点及地层组成
1.3.2 宁蒗-永胜片区地貌特点及地层组成
1.3.3 大理片区地貌特点及地层组成
1.4 滇西红层(南区)
1.4.1 南涧-景东片区地貌特点及地层组成
1.4.2 镇沅片区地貌特,点及地层组成
1.5 云南红层物理力学参数
1.5.1 云南红层岩石的物理化学成分
1.5.2 红层软岩的物理力学特性
1.6 云南红层中的特殊岩性与岩相
第2章 红层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分析
2.1 红层岩土体破坏因素分析
2.1.1 软岩
2.1.2 坡体结构
2.1.3 降雨与地下水
2.2 红层地质灾害致灾关键因子
2.2.1 内在成因
2.2.2 外在成因
2.2.3 关键致灾因子与提取方法
2.3 红层地区滑坡灾害成灾模式
第3章 云南红层运营期公路边坡病害实例
3.1 滇中红层片区公路病害实例
3.1.1 南华至永仁地区太平铺段路侧滑坡
3.1.2 南华至永仁地区江底段路侧顺层边坡
3.1.3 安宁至楚雄地区平地段路侧滑坡
3.1.4 楚雄至姚安地区吴家山公路滑坡
3.2 滇西红层片区公路病害实例
3.2.1 工程概况
3.2.2 工程地质条件
3.2.3 病害成因机理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第4章 云南红层地区公路建设期典型病害实例
4.1 西山乡红层滑坡
4.1.1 工程地质条件
4.1.2 滑坡成因机理特征和稳定性评价
4.2 云龙县关坪乡红层滑坡
4.2.1 工程地质条件
4.2.2 滑坡成因机理特征和稳定性评价
4.3 滇西红层-甸底滑坡
4.3.1 滑坡概况
4.3.2 工程地质条件
4.3.3 滑坡特征
4.3.4 成因与工程对策
4.4 滇西红层-小长盆滑坡
4.4.1 滑坡概况
4.4.2 工程地质条件
4.4.3 滑坡特征
4.4.4 成因与工程对策
第5章 云南红层区公路地质灾害的识别与判识
5.1 红层地质灾害的光学影像特征分析
5.1.1 地质灾害光学遥感早期识别概况
5.1.2 红层地质灾害的光学遥感影像识别
5.1.3 典型红层滑坡灾害影像特征简介
5.2 红层地质灾害的InSAR影像特征分析
5.2.1 InSAR技术简介
5.2.2 SAR数据处理软件简介
5.2.3 基于InSAR技术的红层地质灾害识别
5.3 光学影像与 SAR影像联合识别分析
5.3.1 多源影像配准技术简介
5.3.2 公路灾害识别实例简介
第6章 红层地区公路工程斜坡灾害演化模式
6.1 地表水入渗作用下红层边坡演化模型
6.1.1 地表水入渗作用下红层边坡演化过程
6.1.2 地表水入渗作用下红层边坡协同演化模型
6.2 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红层边坡病害演化模型
6.2.1 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红层边坡演化过程
6.2.2 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红层边坡协同演化模型
6.3 坡脚开挖作用下红层边坡病害演化模型
6.3.1 坡脚开挖作用下红层边坡演化过程
6.3.2 坡脚开挖作用下红层边坡协同演化模型
6.4 路基开挖切割红层地质体与防治结构协同演化机理
6.4.1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选取
6.4.2边坡开挖模拟6.4.3模拟工况
6.4.4 数值计算结果
第7章 红层地区公路工程低扰动施工技术
7.1 生态防护施工技术
7.1.1 生态防护工程基础技术
7.1.2 植被组合及培育技术
7.1.3 维护管理技术
7.1.4 边坡生态防护工程验收
7.2 多次分段控制注浆竖向钢花管和斜向预应力钢锚管锚索技术
7.2.1 多次分段控制注浆钢花管及预应力钢锚管锚索结构形式
7.3 抗滑桩排水组合新技术
7.3.1 结构形式
7.3.2 适用范围
7.3.3 设计计算方法
7.3.4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
7.4 低扰动综合防治技术
7.4.1 地表隔水-深部阻水及改变渗流通道兼支挡加固-坡脚主动排水白动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7.4.2 地表隔水.强支挡加固-坡脚主动排水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第8章 云南线性工程红层病害监测与防治实例分析
8.1 滇西红层山体变形监测实例分析
8.1.1 工程概况
8.1.2 工程地质条件
8.1.3 监测实施方案
8.1.4 监测成果
8.1.5 小结
8.2 滇中红层滑坡监测实例分析
8.2.1 工程概况
8.2.2 工程地质条件
8.2.3 监测实施方案
8.2.4 监测成果
8.2.5 小结
8.3 滇西红层边坡斜向分段控制注浆钢锚管防护示范工程
8.3.1 工程概况
8.3.2 滑坡工程地质特征
8.3.3 滑坡成因机理变形特征和稳定性评价
8.3.4 工程措施
8.3.5 整治效果评价
8.3.6 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