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创新性地完成了古生界主要页岩气目的层富有机质泥页岩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提出了深水陆棚相和盆地相是页岩气有利沉积相带的观点,深化了对滇黔桂地区“台-盆”及其与雪峰山南缘过渡区沉积格局的认识。另外,全面评价了广西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提出中下泥盆统塘丁组、罗富组,下石炭统鹿寨组为广西页岩气主要目的层。
本书从盆地改造与页岩气保存的匹配关系出发,以桂中坳陷及周缘为重点,基于中、新生代的构造变形特点,对古生界页岩气目的层现今构造格局进行了全新的构造带划分,并对构造演化期次与阶段进行新的厘定,提出了5个构造演化阶段和动力学演化模式。该划分方案为古生界目的层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传统的基于古生界目的层建造阶段的构造单元划分成果,可以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价页岩气成烃物质基础和构造保存条件。
本书提出有利沉积相带、保存条件和生烃演化是广西地区页岩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创造性地建立了广西复杂构造域“台-盆”型页岩气成藏模式,建立了一套广西页岩气资源潜力综合评价体系,全面、系统、科学地评价了广西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预测了页岩气地质资源量,进一步摸清了广西地区页岩气资源家底;同时首次建立了广西地区页岩气三级(远景区、有利区和勘查靶区)选区评价标准,在桂中坳陷、右江盆地和十万大山3个评价单元内共圈定了9个远景区、6个有利区、2个勘查靶区。
本书有助于指导广西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为国家及地方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规划与部署提供科学依据,并已取得阶段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改善广西“缺煤、少油、乏气”的能源供给格局有重要现实意义。广西首个页岩气开发示范项目的出气点火成功,验证了本书关于下石炭统鹿寨组为广西页岩气主要勘探层位的重要认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