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引言
1.2 催化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1.2.1 18世纪末的发现
1.2.2 19世纪初的发现
1.2.3 催化概念的正式提出——Berzelius催化剂理论
1.2.4 催化理论的发展
1.3 催化剂
1.3.1 催化剂的定义与特征
1.3.2 催化剂的分类
1.3.3 多相催化过程
1.4 纳米催化剂
1.4.1 纳米催化剂的特点
1.4.2 纳米催化剂的设计要素
1.4.3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5 核壳结构
1.5.1 核壳结构简介
1.5.2 核壳结构的构筑方法
1.5.3 核壳纳米结构在催化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2 聚磷腈
2.1 引言
2.2 聚磷腈简史
2.3 聚磷腈的类型
2.4 聚磷腈的合成
2.4.1 [NPCl2]3的热开环聚合
2.4.2 活性阳离子聚合
2.4.3 大分子亲核取代
2.5 聚磷腈的性质
2.5.1 生物相容性
2.5.2 可降解性
2.5.3 机械性质
2.5.4 热性质
2.5.5 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
2.6 聚磷腈的应用
2.6.1 膜材料
2.6.2 生物医学材料
2.6.3 传感器
2.6.4 阻燃材料
2.7 聚磷腈PZS
2.7.1 PZS的制备
2.7.2 PZS的表面基团
2.7.3 PZS的结构
2.7.4 PZS的热稳定性
参考文献
3 基于PZS构筑核壳结构复合材料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制备方法
3.3.1 不同内核材料的制备
3.3.2 PZS在不同内核材科表面的包覆
3.4 实驗结果与讨论
3.4.1 PaS包覆前后的表征分析
3.4.2 PZS包覆层对内核材料品体结构的影响
3.4.3 PZS包覆层厚度的调控
3.4.4 溶剂对PZS包覆过程的影响
3.4.5 PZS包覆机制的探讨
3.5 小结
参考文献
4 PZS基核壳结构衍生的杂原子掺杂碳材料
4.1 碳材料简介
4.2 杂原子掺杂的碳材料
4.2.1 氮原子掺杂的碳材料
4.2.2 磷原子掺杂的碳材料
4.2.3 硼原子掺杂的碳材料
4.2.4 氟原子掺杂的碳材料
4.2.5 氧原子掺杂的碳材料
4.2.6 硫原子掺杂的碳材料
4.2.7 多元杂原子共掺杂的碳材料
4.3 基于PZS基核壳结构制备氮、磷、硫共掺杂碳纳米片
4.3.1 实验材料
4.3.2 制备方法
4.3.3 氮、磷、硫共掺杂碳纳米片的表征
4.3.4 氦、磷、硫共掺杂碳纳米片用于芳香烃的选择性氧化
4.3.5 氨、磷、硫共掺杂碳纳米片用于氧还原反应
4.3.6 小结
参考文献
5 PZS基核壳结构衍生的碳包覆磷化铁
5.1 过渡金属磷化物
5.1.1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合成
5.1.2 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
5.2 PZS基核壳结构衍生制备碳包覆的磷化铁
5.2.1 实验材料
5.2.2 制备过程
5.3 碳包覆的磷化铁的表征
5.3.1 材料的形貌分析
5.3.2 材料的元素分布
5.3.3 材料的结构分析
5.3.4 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5.3.5 材料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5.3.6 热解形成Fe2P中的温度影响分析
5.4 碳包覆的磷化铁催化硝基芳烃选择性加氢
5.4.1 碳包覆的磷化铁催化硝基苯选择性加氢
5.4.2 碳包覆的磷化铁的底物扩展结果及分析
5.4.3 碳包覆的磷化铁的稳定性
5.5 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