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数据科学论丛”序
序
前言
第一篇 理论篇
第1章 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背景和基本概念
1.1 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国家需求和科学意义
1.2 现有生态大数据平台存在的不足和需求展望
1.3 新技术进展前沿:生态大数据与遥感云计算
1.3.1 生态大数据
1.3.2 遥感云计算
1.4 基于遥感云计算的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思路
1.4.1 建设目标与要求
1.4.2 建设思路
参考文献
第2章 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指标体系.
2.1 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
2.1.2 可操作性原则
2.1.3 系统性原则
2.2 生态大数据平台指标体系的选取
2.2.1 生态空间管控指标体系
2.2.2 生态功能保障指标体系
2.2.3 生态安全胁迫指标体系
2.3 生态大数据平台指标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第3章 遥感云计算
3.1 遥感云计算的概念与进展
3.1.1 遥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3.1.2 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
3.1.3 遥感云计算的出现与意义
3.2 基于遥感云计算的生态大数据分析案例
3.2.1 案例1:生态空间管控案例
3.2.2 案例2:生态功能保障案例
3.2.3 案例3:生态安全胁迫案例
参考文献
第4章 遥感云计算支持下的生态大数据平台构建
4.1 生态大数据平台的总体目标
4.2 生态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
4.3 生态大数据平台的技术路线
4.3.1 生态大数据基础底座
4.3.2 生态大数据服务支撑及业务应用
第二篇 数据与方法篇
第5章 生态大数据体系与关键技术
5.1 生态大数据的数据来源
5.2 数据预处理技术
5.2.1 数据质量控制
5.2.2 时空数据融合
5.2.3 数据平滑插值
5.3 生态系统类型划分
5.3.1 人机交互目视解译
5.3.2 机器学习
5.3.3 深度学习
5.4 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5.4.1 线性回归
5.4.2 Mann-Kendall检验
5.4.3 Theil-Sen斜率估计
5.5 年际变化拐点检测
5.5.1 BFAST
5.5.2 LandTrendr
5.6 空间格局刻画
5.6.1 空间自相关
5.6.2 地理探测器
5.6.3 时空变化分析
5.7 归因分析
5.7.1 残差分析
5.7.2 相关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生态空间管控
6.1 生态空间管控遥感监测进展
6.2 生态空间数据产品与方法
6.2.1 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6.2.2 地面样本
6.2.3 分类方法
6.2.4 精度验证
参考文献
第7章 生态功能保障
7.1 生态功能保障遥感监测进展
7.2 基础数据与方法
7.2.1 植被长势
7.2.2 植被覆盖度
7.2.3 水体面积
7.2.4 遥感生态指数
7.3 供给功能评估
7.3.1 总初级生产力
7.3.2 净初级生产力
7.3.3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7.3.4 净生物群区生产力
7.3.5 固碳释氧功能指数
7.4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评估
7.4.1 生境质量
7.4.2 生物丰度指数
7.4.3 生物多样性评估
7.4.4 生境适宜性评估
7.5 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7.5.1 水源涵养量
7.5.2 水源涵养功能保有率
7.5.3 地表径流量
7.6 土壤保持功能评估
7.6.1 土壤水蚀模数
7.6.2 土壤保持量
7.6.3 土壤保持功能保有率
7.7 防风固沙功能评估
7.8 遥感驱动的生态功能评估过程模型
7.8.1 CEVSA-ES模型发展
7.8.2 生态系统功能模拟过程
参考文献
第8章 生态安全胁迫
8.1 生态安全胁迫遥感监测进展
8.1.1 自然胁迫因子
8.1.2 人为胁迫因子
8.2 生态安全胁迫因子数据集
8.2.1 自然胁迫数据集
8.2.2 人为胁迫数据集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实践篇
第9章 生态空间管控实践
9.1 专题案例:中国生态空间演变分析
9.1.1 中国生态空间分类体系
9.1.2 1990~2020年中国生态空间演化特征
9.1.3 1990~2020年区域生态空间演化特征
9.2 专题案例:中国南部典型城市生态用地演变与预测
9.2.1 1990~2015年广州市生态用地数量变化
9.2.2 1990~2015年广州市等效生态面积
9.2.3 1990~2015年广州市生态贡献率
9.2.4 未来广州市生态用地转移概率
9.3 专题案例:湖泊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和格局变化
9.3.1 1991~2017年蒙古高原湖泊变化的时空格局与归因分析
9.3.2 气候变化下1991~2018年青藏高原湖泊变化的时空格局
9.4 专题案例:农业生态系统亚类信息的监测与提取
9.4.1 东北农业混杂种植区的多种作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