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紫杉醇来源、药理特性及制备工艺概述
第1章 绪论
红豆杉由于富含生物碱、黄酮、糖苷、甾醇和酚类化合物,成为当今被人类认识和开发利用的珍贵树种。红豆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我国传统医药领域中对消炎、利尿以及通经络等方面有明显疗效。红豆杉中分离出的活性化合物紫杉醇(paclitaxel),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尤其是对乳腺癌、卵巢癌有一定的治愈率。紫杉醇主要存在于红豆杉的树皮、果实和叶片中, 1992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AD)批准应用于临床。然而红豆杉中低含量的紫杉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且传统的提取工艺一般采用有机溶剂长时间浸渍,既耗时,又不环保,而且杂质比重大,为后续的纯化工作带来众多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省时、环保的提取技术以提高紫杉醇的利用率。
我国红豆杉有 4种 1变种,即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云南红豆杉(T. yunnanensis)、西藏红豆杉( T. wallichiana)、中国红豆杉( T. chinensis)及中国红豆杉的变种南方红豆杉(T. chinensis var. mairei),分布于我国西南、东北、东南及台湾等地。
1.1 红豆杉的起源
红豆杉属植物属于第四纪冰期孑遗的古老物种,曾经分布于白垩世、始新世时期的北温带等区域。经历过冰川时期的考验,红豆杉植物已消失了大半,但在森林上层的建群种依然存在红豆杉的身影。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在同一海拔区域内易被其他物种所替代,但红豆杉的萌生能力强,可在次生林分中有大量分布,使物种得到有效的保存。
1.2 红豆杉生物学特性
1.2.1 生长特性
红豆杉属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雌雄异株的异花授粉植物,属阴性树种,为典型的浅根植物,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球花小,单生于叶腋,雄球花具柄,基部有鳞片,呈头状;雌球花胚珠顶生,基部有珠托,呈盘状,下部有苞片,数枚;种子坚果状,球形,生于杯状肉质的假种皮中,成熟时肉质假种皮红色。红豆杉对气候的变化比较敏感,特别是对温度、光照和湿度的要求较高。红豆杉喜好偏酸性、排水良好、松散、湿润、肥沃的土壤环境。幼苗喜好阴凉、忌晒,育苗及移植**年需遮阴护理。成熟林常见于乔木林下第二、三层,多为散生,极少有大面积天然纯林存在。红豆杉萌发力强,耐修剪,耐寒。其天然更新方式有两种:种子繁殖和无性萌芽繁殖。红豆杉长势缓慢,寿命较长,树龄在 100年以上时,其胸径仅达到 40 cm。
1.2.2 生态适应性
红豆杉属植物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适宜在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存。红豆杉抗寒能力强,可以耐–25℃的极端低温,耐干旱,不耐涝。红豆杉是典型的阴性树种,散生,极少团块状分布,常处林冠乔木的第二或第三层。冠层郁闭度在 0.5~0.6的幼树和成树生长状态良好,郁闭度增大则生长趋势逐渐减弱。幼龄期植株经强光照射会萎蔫死亡,在散射光下生长良好。红豆杉的地势分布坡向性不明显,多分布在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等,阴坡、半阴坡的坡中位和坡下位分布较集中,在坡上位水湿条件较好的夷平地带分布较少。
1.3 东北红豆杉概况
1.3.1 植物学研究
东北红豆杉( Taxus cuspidata)属裸子植物亚门( Gymnospermae)松杉纲(Coniferopsida)红豆杉目( Taxales)红豆杉科( Taxaceae)红豆杉属( Taxus),别名紫杉、米树、宽叶紫杉等(图 1.1)。东北红豆杉是针叶类乔木或灌木,属于第三世纪古老的植物物种,树高可达 20 m,胸径可达 40 cm,树皮为红褐色伴有裂纹状;大枝为平展或斜展,小枝为宿存芽鳞,当年生枝为绿色,秋后生枝为红褐色;二年枝为红褐色;冬芽为浅褐色,芽鳞前端渐尖,面有纵脊。叶排成” V”字不规则展开,呈线形或镰状,叶长 1.5~2.5cm,叶宽 1.5~2cm,叶面深绿色,伴有光泽感,叶底面有两条黄褐色气孔线。雄球花含有雄蕊 9~14枚,含 5~8个花药;种子呈椭圆形,深褐色,上部具有 2或 3条钝纵棱脊, 6mm长,顶端含有小钝尖头,开口假种皮覆于外层,成熟时为鲜红色。花期 5~6个月,种子于 9~10月成熟。东北红豆杉耐寒,属耐阴树种,生长于土壤肥沃、潮湿、排水系统好的棕色森林土,沼泽地、岩石地则不宜生长。东北红豆杉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地区、松花江流域以南及吉林长白山等地带。
图 1.1东北红豆杉
1.3.2
资源分布
东北红豆杉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生长于海拔 600~1200m处以白桦、红松、紫椴、山杨等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在吉林省长白山区具体分布于安图、抚松、汪清、浑江、通化、长白地区,向南至辽宁省东山区的凤城、宽甸等,向北延伸至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部的东宁、鸡西和宁安等地。东北红豆杉自然分布地域极窄,年净生长量低,资源储备不足,其树皮、枝叶的采收量有限。
1.3.3
资源价值
具有 250万年以上进化历史的东北红豆杉,*引人注目的是其医药价值,树皮、茎和枝叶均可入药。东北红豆杉植株体内含有有效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醇,被世人称为“绿色黄金”和“征服癌症的希望之树”(Shen et al.,2000);中医认为东北红豆杉具有利尿和通经络的功效。此外,东北红豆杉全年常青,树形美观,花黄果红,可作为观赏盆景。其木材纹路美观,颜色为赤褐色,材质不含松脂且具有坚韧性,是雕刻装饰品、家具木器的珍贵材料。
1.4 红豆杉化学成分研究
东北红豆杉中的主要成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紫杉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类、糖苷类、多糖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等(杨星星等, 2016;Morikawa et al.,2010;Kobayashi and Shigemori,2002)。
1.4.1 紫杉烷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从东北红豆杉的各部位可以提取百余种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中常含有双键、羰基、羟基、木糖基、肉桂酰基、乙酰氧基等功能基团。具有代表性的紫杉烷类化合物有紫杉醇、 7-表紫杉醇、 7-表-10-脱乙酰基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巴卡丁 Ⅲ、10-脱乙酰基巴卡丁 Ⅲ等(图 1.2)。部分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 1.2所示( Wang et al.,2019;王楷婷等,2017;华芳等, 2013)。
图 1.2东北红豆杉中部分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4.2 黄酮类化合物
东北红豆杉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槲皮素苷类化合物为主,伴随有少量游离的黄酮类化合物。目前,从东北红豆杉中分离出来的重要黄酮类化合物有槲皮素、山柰酚、金松双黄酮、银杏素等。部分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 1.3所示(卫强和杨俊杰, 201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