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夏季青藏高原云降水的重要研究成果,是星载卫星观测的数据的重要应用研究。
第1章青藏高原大气的基本状况
1.1青藏高原地理特征和大气环流基本特征
1.1.1地形和地貌
我国的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海拔多在3000~5000m,是世界上海拔*高的高原,也被誉为“世界屋脊”或“第三极”。青藏高原介于26°~39°N、73°~104°E,高原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东西横跨经度20多度,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其中部;北部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东西长约2800km;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部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南北宽300~1500km。按照地形划分,青藏高原分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峡谷区6个部分,总面积约250万km2。除西南边缘部分分属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及缅甸等国外,绝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
青藏高原在中国地理上还被称为第一级阶梯,它包括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和祁连山以南区域及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青藏高原与其东部的第二级阶梯(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还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平均海拔在1000~2000m)、第三级阶梯(主要是平原地区,大部分海拔低于500m)一起构成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走势,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天气气候,地形坡面对降水具有增幅作用(傅抱璞,1992),地理和地形因子能解释80%以上的降水量空间分布(舒守娟等,2007)。
青藏高原内地势相对平坦,地势也呈西高东低的特点。与同纬度周边地区相比,青藏高原显得突兀。青藏高原与周边过渡区高山大川密布,高山参差不齐,落差极大,故地势险峻、复杂多变,图1.1.1为利用地形海拔数据(Amante and Eakins,2009)资料绘制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地形海拔分布,图中青藏高原相对周边地区宛如一座高耸至对流层中部的台地;夏季在太阳照射作用下,地面潜热和感热过程使得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出4~6℃。以海拔占面积的比例计算,西藏全区海拔4000m以上的面积占86.1%,青海全省海拔4000m以上的面积占60.93%。青藏高原地域间海拔落差巨大,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86m,而金沙江海拔仅1503m;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在6000m左右,而雅鲁藏布江河谷平原仅有3000m。高原上的湖泊众多,共有大小湖泊1400多个,面积大于10km2的湖泊有346个;青藏高原众多水系及冰川融雪成为雅鲁藏布江(出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恒河、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怒江(出境后称萨尔温江)、金沙江及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1.1.2地表和空气质量
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作为反映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参数,常被用来表征地表特征,特别是对于广袤而缺乏地面观测的青藏高原地区,采用卫星搭载的光谱仪器观测反演植被指数,可描述其地表特征。植被指数是利用光学方法来估算提取植物中绿色生物量,因为植物叶子的细胞结构使它在近红外波段(IR)具有高反射值,而其叶绿素在红光波段(R)具有强吸收性,利用光谱中的IR和R通道便可计算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RVI=IR/R)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NDVI=(IR–R)/(IR+R),其值介于–1~1之间]。研究表明NDVI负值表示地面为云、水、雪等覆盖,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覆盖,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植被越茂密则正值越大。图1.1.2为利用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产品数据绘制的青藏高原冬季和夏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分布,表明冬季青藏高原东部偏南的少数区域NDVI可达0.2~0.6,其他区域均小于0.2,高原西部和北部的NDVI近乎零;夏季青藏高原东部植被状况转好,NDVI可达0.5~0.8,但高原西部和北部植被仍旧很差。相比之下,中国西南至中南半岛、孟加拉平原、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植被很好,这些地区冬季的NDVI为0.4~0.8,而夏季可超过0.8。由此可见,除青藏高原东部外,高原上的植被状况并不好,大部分地表为沙石,热容小,白天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感热强,近地面气温也迅速上升,午后大气强烈的不稳定,如果水汽条件具备,则时常出现对流活动。
青藏高原地处我国的西部,人口稀少、工业极少,因此这里的空气质量非常好。青藏高原的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局地生物燃料的燃烧和外来输入,前者与当地社区人们生活(如做饭、供暖等)有关,后者则为周边污染排放,经气流携带上了高原。研究表明南亚大气污染物可输送到青藏高原(Cong et al.,2015;Kopacz et al.,2011;Lu et al.,2012;Kang et al.,2016;Zhang et al.,2020)。图1.1.3为利用MODIS产品数据绘制的青藏高原冬季和夏季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空间分布,它表明青藏高原上的气溶胶浓度低,冬季大部分区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小于0.2,甚至小于0.1,少数地区达到0.3,估计由沙尘引起;而夏季气溶胶仍处于很低的水平,大部分区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小于0.2。因此,青藏高原大气透明度极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极强,加之地面植被差,白天地面的感热非常强烈。
1.1.3大气环流
一方面,青藏高原位于26°~39°N之间的内陆,但它南邻印度洋北部的印度次大陆、孟加拉湾北部的孟加拉国、缅甸,故南北方向的下垫面从水面经陆面至高原的分布,造成了辐射热力强迫的南北差异,进而加剧了南亚的夏季风环流。另一方面,青藏高原总体上处于北半球西风带,高原上盛行偏西风;从春季至夏季,伴随着西南季风自印度向北推进,季风暖湿气流到达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出现爬流、越流和绕流现象,在静止卫星云图上时常可见云系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高原,继续向偏东方向移动,到达高原东部并移向内陆地区。
图1.1.4为利用再分析资料ERA5绘制的青藏高原冬季和夏季地面风速和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该图表明冬季高原中部的近地面偏西风较强,可达5m s–1以上,因为冬季高原处于北半球西风带中;高原大部分区域的地面气温低于265K。夏季近地面的风速较小,大部分区域小于3m s–1,且风向朝高原中部辐合,地面气温为280K左右;夏季高原中部地面感热强烈,形成了热低压区,故成为气流的辐合中心,这也是夏季高原上对流活动旺盛的原因。和周边地区的地面气温相比,青藏高原的地面气温要低近30K,但与周边地区同高度的大气相比,高原地面气温要高。在青藏高原南部的印度次大陆及周边海域,该图清楚地表明南亚冬季风(偏北风)和夏季风(偏南风)的差异。
在500hPa气压高度,冬季青藏高原位于准东西向的等高线中[图1.1.5(a)],表明冬季海拔5500m左右的高度,高原上为西风气流控制;高原东北部处于东亚大槽的后部,冷空气会经过高原东北侧南下,进入我国东部;高原上主要为盛行下沉气流。图1.1.5(b)显示在夏季500hPa气压高度,高原上为低气压区(中心位于高原中部),并且大部分区域盛行上升运动,这与地面气流辐合区一致[图1.1.4(b)]。此外,在印度次大陆的中部偏东地区,500hPa为一低压中心,即夏季的南亚季风低压中心和上升运动中心,该低压东侧的偏南气流,将向青藏高原输送季风暖湿空气;高原北侧(40°N以北)等高线密集,表明夏季北半球西风带已经北移至青藏高原以北地区,因此高原夏季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在200hPa气压高度,冬季青藏高原仍处于准东西向的等高线中,且空气下沉运动[图1.1.6(a)],结合500hPa等高线分布可知,冬季青藏高原上空为深厚的西风气流控制,因此冬季青藏高原大气干燥。夏季青藏高原200hPa为大气辐散区[图1.1.6(b)],该辐散区一直向南延伸至印度次大陆和孟加拉湾上空,它们对应200hPa的高压区,高压中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偏东;结合图1.1.5(b)中显示的季风低压中心位置可知,印度次大陆中部偏东地区至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大气上升运动强烈,这里应该是夏季季风环流*强的上升支所在地,也是夏季西南季风作用高原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