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药生物工程
0.00     定价 ¥ 5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1874073
  • 作      者:
    编者:高文远//王娟//黄璐琦|责编:苗青
  • 出 版 社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首先介绍药用活性成分生物技术生产最新方法,如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代谢调控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生物技术产生活性成分的几种途径,包括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生产和转化、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育种等。此外还介绍了生物技术在中药材鉴定和加工炮制中的应用。本教材以药用活性成分的生物技术生产为主线,引入产业元素,结合课题组研究成果,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对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及该领域从业人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药生物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植物细胞和器官培养技术
二、合成生物学技术
三、微生物生产和转化技术
四、中药分子鉴定技术
五、生物技术在中药产地加工、炮制和分离提取中的应用
第三节 展望
第二章 重要的药用植物活性成分
第一节 萜类成分
一、青蒿素
二、紫杉醇
三、丹参酮
四、人参皂苷
五、甘草酸
六、黄芪甲苷
第二节 生物碱类成分
一、长春碱
二、雷公藤碱
三、喜树碱
第三节 酚酸类成分
一、丹参资源概况
二、丹酚酸的化学结构
三、丹酚酸的药理活性
第三章 药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概述
一、次级代谢产物的概念
二、次级代谢产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三、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内容
四、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药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研究方法
二、模式植物生产活性成分
三、植物本体生产活性成分
第六章 微生物生产和转化药用植物活性成分
第一节 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
一、促进药用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二、促进药用植物生长
三、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
第二节 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研究
一、影响药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
二、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活性成分
三、转化合成活性成分
第三节 药用植物微生物培养基本技术
一、药用植物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二、微生物培养技术简介
三、微生物扩大培养技术
四、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
第四节 药用植物微生物生产技术研究
一、药用植物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
二、药用植物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方法
三、促进微生物培养物中代谢产物积累的方法
第五节 药用植物微生物转化技术研究
一、药用植物微生物转化主要反应类型
二、药用植物微生物转化方式
三、影响药用植物微生物转化效率的因素
第六节 微生物生产和转化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一、微生物生产和转化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二、微生物生产和转化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三、微生物生产和转化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四、微生物生产木质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五、微生物生产和转化醌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六、微生物生产和转化其他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第七章 药用植物细胞和器官培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药用植物的细胞培养
一、细胞悬浮培养
二、影响细胞悬浮培养的因素
三、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 药用植物的器官培养
一、药用植物不定根培养
二、影响药用植物不定根培养的因素
三、药用植物茎、芽等培养
第四节 应用于植物细胞和器官培养的生物反应器的概况
一、反应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反应器的具体类型
三、反应器的比较与选择
第五节 通过药用植物细胞和器官培养生产代谢产物
一、萜类活性成分
二、酚酸类和黄酮类活性成分
三、生物碱类活性成分
第八章 药用植物快繁和基因工程育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因工程
第三节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的一般程序和常用技术
一、目的基因的获得
二、载体的构建
三、DNA重组用酶
四、受体材料的选择
五、转基因方法
六、转化体的筛选和鉴定
第四节 药用植物的其他常用育种方法
一、诱变育种
二、药用植物单倍体育种
三、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
第五节 转基因植物的前景
第六节 基因工程育种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一、青蒿素
二、异黄酮
第九章 中药材的DNA分子鉴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药DNA分子鉴定的意义和主要技术
一、中药DNA分子鉴定的意义
二、中药DNA分子鉴定的主要技术
第三节 DNA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中药材的流程与应用进展
一、DNA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中药材的流程
二、DNA分子标记技术应用进展
第四节 中药DNA条形码技术
一、中药DNA条形码技术的鉴定流程
二、中药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进展
三、DNA微条码技术
四、应用实例——基于ITS2DNA条形码的苞叶雪莲分子鉴定
第十章 生物技术在中药产地加工、炮制和分离提取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微生物技术在中药产地加工中的应用
一、多酚氧化酶(PPO)酶促反应化学成分转化的特点
二、过氧化物酶(POD)酶促反应化学成分转化的特点
三、水解酶(hydrolase)酶促反应化学成分转化的特点
第三节 微生物发酵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
一、中药发酵炮制技术的历史与起源
二、发酵炮制中药的品种
三、微生物在中药发酵炮制中的作用
四、中药发酵炮制加工现状
五、中药发酵炮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