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第 1 章 燃料电池概述1
1.1 什么是燃料电池?1
1.2 发展历史3
1.3 组成和原理5
1.4 分类和特点7
1.5 燃料电池系统9
第 2 章 燃料电池基础化学和热力学13
2.1 基本反应13
2.2 反应热13
2.3 氢气的高低热值14
2.4 理论电功15
2.5 理论电压16
2.6 温度的影响17
2.7 理论效率19
2.8 卡诺效率神话21
2.9 压力的影响22
2.10 总结24
第 3 章 燃料电池电化学26
3.1 电极动力学26
3.1.1 反应速率26
3.1.2 反应常数和传递系数27
3.1.3 电流电压关系:Butler-Volmer方程28
3.1.4 交换电流密度30
3.2 电压损失30
3.2.1 活化极化31
3.2.2 内电流和交叉损耗33
3.2.3 欧姆(电阻)极化35
3.2.4 浓差极化36
3.3 电池电压:极化曲线38
3.4 电池内部的电位分布40
3.5 极化曲线参数的灵敏度41
3.5.1 传递系数/塔费尔斜率的影响42
3.5.2 交换电流密度的影响43
3.5.3 氢交叉和内部电流损失的影响44
3.5.4 内阻的影响45
3.5.5 极限电流密度的影响45
3.5.6 工作压力的影响46
3.5.7 空气与氧气的影响47
3.5.8 工作温度的影响47
3.6 燃料电池效率48
3.7 燃料电池极化曲线的含义和应用50
3.7.1 极化曲线产生的其他曲线50
3.7.2 极化曲线的线性近似52
3.7.3 应用极化曲线确定燃料电池尺寸53
第4章 燃料电池材料物性数学描述57
4.1 电池内过程描述57
4.2 膜58
4.2.1 吸水量60
4.2.2 物理性质61
4.2.3 质子电导率62
4.2.4 水传输63
4.2.5 气体渗透66
4.2.6 高温膜69
4.3 电极69
4.4 气体扩散层73
4.4.1 处理和涂层74
4.4.2 孔隙率75
4.4.3 电导率76
4.4.4 可压缩性76
4.4.5 渗透性77
4.5 双极板77
4.5.1 材料78
4.5.2 特性79
第5章 燃料电池运行条件83
5.1 工作压力83
5.2 工作温度85
5.3 反应物流速87
5.4 反应物湿度91
5.5 质量平衡93
5.5.1 入口流量93
5.5.2 出口流量95
5.6 能量平衡97
第6章 PEM燃料电池性能计算方法99
6.1 模型假设100
6.2 控制方程100
6.2.1 质量守恒100
6.2.2 动量守恒101
6.2.3 组分守恒102
6.2.4 能量守恒104
6.2.5 电荷守恒104
6.2.6 电化学反应105
6.3 几何建模107
6.4 边界条件和参数设置112
6.5 模型验证113
6.6 操作使用115
6.7 求解器结构118
6.7.1 网格、物性和场118
6.7.2 流体物质和关联的场119
6.7.3 化学反应119
6.7.4 全场ID120
6.7.5 面到面插值120
6.7.6 气体扩散模型120
6.7.7 程序迭代循环120
第7章 PEM燃料电池组装力计算122
7.1 气体扩散层变形122
7.1.1 机械模型123
7.1.2 孔隙率、电导率和传热系数125
7.2 传质阻力129
7.3 组装力对电池性能的影响131
第8章 PEM燃料电池内阻计算134
8.1 内阻组成134
8.2 膜电阻135
8.3 双极板与气体扩散层的接触电阻135
8.3.1 接触电阻数值模型136
8.3.2 预测接触电阻137
8.4 体电阻138
8.4.1 电荷传输驱动力138
8.4.2 体电阻数值模型140
8.4.3 电荷传导142
8.5 其他接触电阻144
8.6 内阻对电池性能的影响145
第9章 燃料电池应用147
9.1 汽车动力148
9.1.1 乘用车148
9.1.2 公共汽车151
9.1.3 多功能车151
9.1.4 应用现状152
9.2 固定电源154
9.2.1 固定式燃料电池系统分类154
9.2.2 系统配置156
9.2.3 应用现状156
9.3 备用电源158
9.4 小型便携式电源159
9.5 船用动力161
9.5.1 船舶161
9.5.2 潜艇163
9.6 航空航天165
9.6.1 航空165
9.6.2 航天166
附 录 主要符号170
参考文献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