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碳通量及碳同位素通量连续观测方法与技术/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方法与技术丛书
0.00     定价 ¥ 2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36994
  • 作      者:
    编者:温学发//肖薇//魏杰|责编:李迪//陈倩|总主编:方精云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近地边界层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标量物质守恒方程出发,系统论述了植被-大气和土壤-大气界面CO2及其碳同位素通量连续观测所涉及的基本原理、系统设计、仪器安装、数据质控及应用实践等。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CO2及其碳同位素的浓度和通量特征及其影响机制,CO2及其碳同位素的浓度与三维风速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涡度协方差通量、箱式通量和通量梯度连续观测方法与技术的理论与实践,通量方法与技术在生态系统和土壤碳通量组分拆分中的应用等。 本书可供生态学、地理学、土壤学、气象学、大气科学和全球变化等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及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生态系统CO2及其碳同位素浓度与通量的连续观测技术和方法
  摘要: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球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核心,是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相互作用的纽带。生态系统大气C〇2及其13C〇2和12C〇2(J13C)浓度和通量变化主要受到光合、呼吸过程以及湍流混合的共同作用。白天光合作用对13CO2的判别造成冠层大气CO2的J13C相对富集;而生态系统呼吸过程中发生的后羧化分馏效应、微生物代谢分馏效应以及土壤CO2扩散分馏效应则造成林下大气CO2的J13C更为贫化;生态系统内部CO2的光合再循环过程将相对贫化的CO2作为光合作用底物。湍流混合是生态系统与大气间进行CO2交换的主要渠道,白天近地面热空气上升加速了湍流混合,进而影响这些过程的相对贡献比例及其与外界大气的CO2交换。
  目前,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CO2浓度及其13CO2和12CO2U13c)浓度的连续观测。生态系统CO2通量及其J13C通量观测技术和方法均必须通过观测CO2浓度或12C〇2和13C〇2浓度来计算CO2通量和J13C通量。浓度是标量,而通量是矢量。现有CO2通量观测技术和方法均需要从标量物质守恒方程出发,通过确定虚拟或现实的边界条件求解CO2通量。
  涡度协方差通量技术和大气通量梯度技术是测定生态系统植被-大气界面CO2及其J13C通量的核心手段。涡度协方差技术需要采用快速响应的传感器来观测CO2浓度和垂直风速脉动,并直接计算二者的协方差,得到垂直湍流通量。在没有高频气体分析仪或下垫面风浪区较小的情况下,大气通量梯度技术则可以有效观测生态系统(或土壤)与大气之间的CO2及其J13C通量,同时也可以作为涡度协方差技术的配套观测方法和有益补充。
  箱式通量技术和土壤通量梯度技术是测定土壤-大气界面的CO2及其J13C通量的核心手段。根据箱体内CO2浓度变化特征,通常可以分为非稳态(也称为闭路)和稳态(也称为开路)箱式通量观测系统。箱式通量技术可测土壤CO2释放量(或植物器官或整体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CO2通量),而土壤通量梯度技术可测土壤CO2释放量和储存量。土壤通量梯度技术可以有效观测土壤不同深度以及土壤与大气之间的CO2及其J13C通量,同时也可以作为箱式通量技术的配套观测方法和有益补充。
  1.1引言
  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方精云等,2018)。地球关键带是生态系统的载体,强调从基岩到冠层重新认识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Richter and Billings,2015;温学发等,2019)。CO2、CH4、N2O等是地球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人类活动大量排放这些温室气体导致增温效应,进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而陆地生态系统碳(C〇2、CH4)、氮(凡〇)和水(^O)交换通量是表征生态系统碳-氮-水稱合循环及其变异的重要指标(Baldocchi,2008;Yu et al.,2012)。生态系统碳、氮和水交换主要发生在植被-大气和土壤-大气界面,主要通过生物(植物叶片、根系、土壤微生物等)的生理活动和代谢活动将生态系统复杂的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联结起来。通过对生态系统植被-大气、土壤-大气界面碳氮水通量的监测,可厘清生态系统这两大界面的碳-氮-水交换通量的计量平衡关系及其制约机制(Ainsworth and Rogers,2007)。
  由于同位素分馏效应的存在,生态系统各碳氮水库以及各库之间碳氮水交换通量的同位素组成是有差异的,根据这些差异可以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明确植被-大气和土壤-大气界面碳氮水的交换过程与机制(Bowling et al.,2008;Werner and Gessler,2011;林光辉,2013;Sullivan et al.,2017)。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使得大气温室气体(如CO2、CH4、N2O和H2O)及其同位素和的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精度的原位连续观测成为可能(Wingate et al.,2010a;Tanaka et al.,2013;Wen et al.,2013)。
  温室气体由于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主导地位更是受到特别关注(Forster et al.,2007)。目前,祸度协方差(eddy covariance,EC)通量技术(Baldocchi et al.,1988;Massman and Lee,2002)、箱式通量技术(Lundegardh,1927;Davidson et al.,2002)、大气或土壤通量梯度技术(Baldocchi et al.,1988;Schack-Kirchneretal.,2001)是常用的植被-大气和土壤-大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观测技术和方法。然而,上述这些方法在基本原理、科学假设和应用限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与联系(温学发,2020)。
  碳循环是地球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核心,是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纽带。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CO2浓度或12CO2和浓度的连续观测(Wen et al.,2013;Chen et al.,2017),其与涡度协方差通量技术、大气通量梯度技术结合,或与箱式通量观测技术、土壤通量梯度技术结合,可以分别实现植被-大气界面和土壤-大气界面CO2通量及其J13C通量的长期连续观测。目前,研究者已经利用涡度协方差通量技术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时空格局及其环境驱动机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于贵瑞等,2006;Baldocchi,2008)。虽然单个站点的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及其控制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区域尺度上植被-大气界面碳通量的时空格局主要受温度和降水的控制(Yu et al.,2012)。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植被类型、群落演替、叶面积指数、物种组成、物候过程、冠层和叶片结构等生物学参数用于解析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变异(Duursma et al.,2009;Prescher et al.,2010;Zenone et al.,2011)。
  生态系统植被-大气、土壤-大气界面CO2通量及其J13C通量的长期连续观测是研究生态系统碳过程及其与大气碳交互作用的重要手段(Flanagan and Ehleringer,1998)。目前CO2通量及其通量的长期连续观测数据被广泛用于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又称生态系统净交换)的组分拆分(Zhang et al.,2006;Wehr et al.,2016;Chen et al.,2019)、夜间生态系统呼吸估算、生态系统内部CO2的光合再循环比例确定(Sternberg,1989;Sternberg et al.,1997)以及水分利用有效性评价(Giammarchi et al.,2016;Rosa et al.,2019)等方面。
  本章系统综述了生态系统CO2及其碳同位素的浓度与通量的连续观测技术和方法。重点概述了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技术和方法所涉及的CO2浓度与通量、CO2同位素比值与通量比值的基本概念及术语,阐述了生态系统CO2及其碳同位素的浓度和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技术和方法的现状及其应用进展,为支撑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及其循环过程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1.2基本概念及术语
  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技术和方法均需通过观测CO2浓度或12CO2和13CO2浓度计算得到CO2通量及其J13C通量。需要客观理解CO2浓度与CO2通量、CO2同位素比值与CO2同位素通量比值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2.1CO2浓度与通量
  CO2通量需要通过计算CO2浓度的变化量确定,CO2浓度只有数值大小而没有方向,CO2通量具有数值大小和方向。质量密度、摩尔浓度、质量混合比和摩尔混合比等是表示CO2浓度的不同物理变量,其单位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
  1.2.1.1 CO2浓度与通量的关系
  CO2浓度只有数值大小,而没有方向。CO2在大气中的浓度可以用质量密度、摩尔浓度、质量混合比和摩尔混合比这四种方式表示(Aubinet et al.,2012)。质量密度/p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CO2在单位体积空气中的质量,常用单位mg/m3;摩尔浓度cc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CO2在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摩尔数,常用单位^mol/m3;质量混合比兄是指CO2质量与干空气质量之比,常用单位mg/kg;摩尔混合比x是指CO2的摩尔数与干空气摩尔数之比(也等于CO2分压与干空气分压的比值),常用单位。变量间的单位转换与理想气体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相关联(Lee,2018)。
  这些变量中只有质量混合比和摩尔混合比在温度、气压和水汽含量发生变化时是守恒量(Foken,2008;Burba,2013;Lee,2018)。目前,红外光谱技术是测定CO2浓度及其12CO2和13CO2浓度的核心技术,红外光谱气体浓度分析仪直接测量的CO2浓度是质量密度或摩尔浓度,该变量在热传导、空气压缩/扩张和水汽蒸发扩散过程中是非守恒量,会随着温度、气压和水汽等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实际测量CO2质量密度或摩尔浓度时需同时测量空气温度、大气压力和水汽浓度(Webb et al.,1980;Baldocchi,2003,2008,2014)。
  CO2通量是指在流体运动中,单位时间内通过某单位面积的CO2量,是表示CO2输送强度的物理量。CO2通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根据CO2通量的定义,当生态系统CO2浓度发生变化时将产生CO2通量。由于空气温度、大气压力和水汽浓度的变化对CO2质量密度或摩尔浓度存在影响,因此当观测的CO2浓度为质量密度或摩尔浓度时,需要考虑空气中水热通量条件变化对CO2通量的影响(Burba,2013)。例如,假设在一个水泥地面上方某高度设置仪器观测CO]通量,当太阳辐射加热地表时,地表温度增加。根据理想气体定律,当地表温度增加时,气体需要扩散以维持压力不变,空气的扩散导致仪器观测到CO2的质量密度或摩尔浓度发生变化,进而观测到CO2通量,但这一通量并不是水泥地面自身产生的(水泥地面不产生CO2),此CO2通量为虚假通量,在通量观测中需要进行校正;但在加热气体扩散过程中CO2质量混合比是不变的,是一个守恒量,因为其没有变化,所以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水泥地面没有CO2通量产生(Massman and Lee,2002;Foken,2008;Lee,2018)。
  1.2.1.2 CO2浓度单位转换方法
  质量密度凡、摩尔浓度C。、质量混合比Sc和摩尔混合比Xc等表示CO2浓度的不同物理变量可以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道尔顿分压定律进行单位转换。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道尔顿分压定律
  对于单一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表示为
  PV=nRT (1-1)
  式中,P表示气压,单位Pa;V表示体积,单位m3;n表示物质的量,单位mol;R表示普适气体常数8.314J/(mol.K);T表示绝对温度,单位K。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进一步表示成气压、密度和温度相联系的形式(Lee,2018),因此,干空气、水汽和CO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别为
  Pd=PdRdT (1-2)
  Pv=PvRvT (l-3)
  Pc=PcRcT (1-4)
  式中,Pd、Pv和Pc分别为干空气、水汽和CO2的分压强。
  干空气、水汽和CO2的理想气体常数分别为
  (1-5)
  (1-6)
  (1-7)
  式中,Md=29g/mol、Mv=18g/mol和Mc=44g/mol分别为干空气、水汽和C〇2的摩尔质量。
  对于湿空气,需将混合的气体各组分视为理想气体,而各组分之间又无化学反应。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每一种气体都均匀地分布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1章 生态系统CO2及其碳同位素浓度与通量的连续观测技术和方法 1 
1.1 引言 2 
1.2 基本概念及术语 3 
1.2.1 CO2浓度与通量 3 
1.2.2 CO2同位素比值与通量比值 6 
1.3 生态系统CO2及其碳同位素浓度和通量 9 
1.3.1 生态系统CO2浓度和通量的影响因素 9 
1.3.2 生态系统CO2产生与转化过程及其碳同位素效应 10 
1.3.3 生态系统CO2及其碳同位素浓度和通量的变异特征 13 
1.4 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技术和方法 15 
1.4.1 通量观测技术原理与应用 15 
1.4.2 植被-大气间通量观测技术和方法 17 
1.4.3 土壤-大气间通量观测技术和方法 19 
参考文献 21 
第2章 植物光合与呼吸过程CO2及其δ13C变异特征与驱动机制 28 
2.1 引言 28 
2.2 植物碳过程及其同位素效应概述 30 
2.2.1 植物光合与呼吸作用的碳过程概述 31 
2.2.2 植物光合与呼吸过程的碳同位素效应概述 31 
2.3 植物光合与呼吸作用的碳过程 32 
2.3.1 植物叶片结构及其碳过程 32 
2.3.2 植物茎干结构及其碳过程 34 
2.3.3 植物根系结构及其碳过程 36 
2.4 植物光合与呼吸过程的碳同位素效应 37 
2.4.1 植物光合过程的同位素效应 38 
2.4.2 植物后羧化过程的同位素效应 41 
2.4.3 不同碳过程及其同位素效应下植物的δ13C特征 45 
2.5 应用实践与研究进展 46 
2.5.1 碳分配模式与驱动机制 46 
2.5.2 生态系统光合与呼吸组分拆分 47 
2.6 结论与展望 48 
参考文献 49 
第3章 土壤呼吸CO2的产生和迁移过程及其同位素效应 55 
3.1 引言 56 
3.2 土壤CO2产生过程及其同位素效应 57 
3.2.1 植物源CO2及其同位素效应 58 
3.2.2 土壤有机质源CO2及其同位素效应 60 
3.2.3 非生物源CO2及其同位素效应 63 
3.3土壤 CO2气态迁移过程及其同位素效应 64 
3.3.1 土壤有机碳积累与损失形式及其过程 64 
3.3.2 气体扩散迁移过程及其同位素效应 65 
3.3.3 气体非扩散迁移过程及其同位素效应 67 
3.4 土壤CO2非气态形式的迁移过程及其同位素效应 68 
3.4.1 土壤溶解无机碳迁移过程 68 
3.4.2 土壤CO2溶解与迁移过程的影响机制 70 
3.4.3 土壤CO2溶解与迁移过程的同位素效应 74 
参考文献 76 
第4章 同位素质谱技术测定CO2碳同位素组成的分析误差校正与数据标准化 86 
4.1 引言 87 
4.2 仪器原理、组成及分类 88 
4.2.1 仪器工作与测定原理 88 
4.2.2 仪器组成及其现状 89 
4.2.3 样品测试与数据分析 90 
4.3 仪器性能确认与维护 92 
4.3.1 仪器性能确认 92 
4.3.2 仪器日常维护 93 
4.4 分析误差来源及其校正方法 94 
4.4.1 记忆效应和时间漂移及其校正方法 94 
4.4.2 信号强度依赖性及其校正方法 95 
4.5 标准物质及数据标准化 100 
4.5.1 标准物质的选择 100 
4.5.2 数据标准化方法 103 
4.5.3 降低标准化不确定性方法 104 
4.6 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04 
4.6.1 样品代表性与有效转化 105 
4.6.2 仪器信号强度与样品进样量的权衡 105 
4.6.3 分析误差校正与数据标准化方法 105 
4.6.4 数据精度和准确度评价 106 
4.6.5 仪器的常规维护 106 
参考文献 106 
第5章 气体浓度红外光谱测量技术的原理与假设及其在通量观测中的应用进展 109 
5.1 引言 110 
5.2 仪器原理、组成及应用分类 111 
5.2.1 气体选择性吸收与比尔-朗伯定律 111 
5.2.2 仪器结构组成及其应用分类 112 
5.2.3 商业化仪器现状. 115 
5.3 仪器设计的理论要求及假设 116 
5.3.1 保证红外光谱选择性吸收 116 
5.3.2 保证气体选择性吸收信号强度 118 
5.3.3 保证有效信号检测与采集频率 120 
5.3.4 避免仪器零点和跨度漂移 122 
5.4 仪器安装、维护与性能评价 123 
5.4.1 仪器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 123 
5.4.2 仪器维护要点 127 
5.4.3 仪器性能评价方法 129 
5.5 应用实践与研究进展 130 
5.5.1 与涡度协方差通量技术结合 130 
5.5.2 与通量梯度或箱式通量技术结合 132 
5.6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134 
5.6.1 气体浓度观测的注意事项 134 
5.6.2 气体通量观测的注意事项 135 
参考文献 137 
第6章 三维风速测量技术的原理与假设及其在通量观测中的应用进展 142 
6.1 引言 142 
6.2 测量原理及应用分类 144 
6.2.1 三维风速与坐标系 144 
6.2.2 仪器原理及其分类 146 
6.2.3 商业化风速仪器现状 150 
6.3 仪器设计的理论要求与假设 153 
6.3.1 高频三维风速仪器的理论要求与假设 153 
6.3.2 低频一维风速仪器的理论要求与假设 158 
6.4 仪器安装、维护与数据质量评价 159 
6.4.1 仪器安装注意事项 159 
6.4.2 仪器维护注意事项 162 
6.4.3 数据质量评价注意事项 163 
6.5 应用实践与研究进展 164 
6.5.1 高频风速测量及其应用进展 164 
6.5.2 低频风速测量及其应用进展 166 
6.6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167 
6.6.1 高频风速测量设备 167 
6.6.2 低频风速测量设备 168 
参考文献 169 
第7章 涡度协方差通量观测技术和方法的理论、假设与应用进展 173 
7.1 引言 174 
7.2 基本原理、假设与系统分类 175 
7.2.1 大气边界层及湍流运动 175 
7.2.2 CO2湍流通量的理论推导与假设 176 
7.2.3 开路和闭路涡度协方差系统 179 
7.3 系统设计的理论要求与假设 180 
7.3.1 有效捕捉湍流运动的高频和低频湍涡 180 
7.3.2 通量测定准确性不受外界条件改变的干扰 182 
7.4 系统安装、维护与性能评价 184 
7.4.1 仪器安装与维护 184 
7.4.2 仪器性能与数据质量评价 186 
7.5 应用实践与研究进展 188 
7.5.1 通量观测仪器、技术和方法 188 
7.5.2 生态系统通量特征、过程与机理研究 190 
7.6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195 
7.6.1 标量物质守恒方程简化假设导致的可能误差 195 
7.6.2 避免系统设计和安装导致的误差 196 
7.6.3 通量观测扩展应用与研究展望 197 
参考文献 198 
第8章 大气通量梯度观测技术和方法的理论、假设与应用进展 205 
8.1 引言 206 
8.2 基本原理及假设 207 
8.2.1 近地边界层结构和CO2传输特征 207 
8.2.2 通量计算原理与假设 207 
8.3 系统组成和设计的理论要求与假设 211 
8.3.1 浓度梯度观测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 211 
8.3.2 湍流扩散系数参数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12 
8.4 系统安装、维护与性能评价 215 
8.4.1 系统安装的原则与要点 215 
8.4.2 系统维护的原则与要点 219 
8.4.3 系统性能与数据质量评价 220 
8.5 应用实践与研究进展 223 
8.5.1 CO2通量观测研究 223 
8.5.2 δ13C通量观测研究 224 
8.6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225 
8.6.1 存在问题 225 
8.6.2 研究展望 228 
参考文献 228 
第9章 箱式通量观测技术和方法的理论假设及其应用进展 233 
9.1 引言 233 
9.2 系统组成、分类及原理 234 
9.2.1 系统组成及分类 235 
9.2.2 非稳态系统特征及通量计算原理 236 
9.2.3 稳态系统特征及通量计算原理 239 
9.3 系统设计的理论要求与假设 240 
9.3.1 系统气密性及气体混合良好 240 
9.3.2 箱体内外气体浓度保持一致 240 
9.3.3 箱体内外气体压力保持一致 241 
9.3.4 待测气体的产生与传输不受影响 242 
9.4 系统安装、维护与性能评价 243 
9.4.1 仪器安装与维护 243 
9.4.2 仪器性能和数据质量评价 245 
9.5 应用实践与研究进展 247 
9.5.1 土壤CO2及其δ13C通量观测系统 247 
9.5.2 植物CO2及其δ13C通量观测系统 248 
9.5.3 土壤和植物CO2及其δ13C通量协同观测系统 251 
9.5.4 生态系统CO2及其δ13C通量观测系统 251 
9.6 应用建议与展望 252 
9.6.1 气体分析仪精度和准确度的校正 252 
9.6.2 系统测定数据精度和准确度的评价 253 
9.6.3 系统测定数据代表性的评价 253 
参考文献 254 
第10章 土壤通量梯度观测技术和方法的理论、假设与应用进展 259 
10.1 引言 260 
10.2 基本原理及假设 261 
10.2.1 从基岩到地表的土壤结构及气体传输 261 
10.2.2 系统组成与分类 263 
10.2.3 通量计算原理及假设 263 
10.3 系统设计的理论要求与假设 265 
10.3.1 浓度梯度的观测理论和方法 265 
10.3.2 扩散系数的估算方法 268 
10.4 系统安装、维护与性能评价 271 
10.4.1 系统安装与维护 271 
10.4.2 系统性能与数据质量评价 273 
10.5 应用实践与研究进展 274 
10.5.1 与箱式通量法的比对研究 274 
10.5.2 区分不同深度CO2排放贡献 275 
10.5.3 区分土壤呼吸不同来源贡献 276 
10.5.4 评价土壤呼吸的调控机制 276 
10.6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277 
10.6.1 标量物质守恒和菲克第一定律假设导致的误差 277 
10.6.2 避免系统设计和安装导致的误差 27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